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地产频道 > 行业动态 > 正文

50城卖地1.2万亿元现年内首次上涨 45城卖地均超百亿元

2019-05-09 19:06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丽新

    本报记者 王丽新

    有些房企去年下半年开始大幅减少了拿地投资金融,但近期拿地热情却快速上升。

    实际上,自2018年下半年起,全国各城市土地流拍现象明显增多,土地市场呈现降温趋势。2018年全国土地出让收入6.5万亿元,较2017年同期下降15.7个百分点。但沉寂许久的土地市场近期却迎来回暖迹象。

    进入2019年后,前三个月,热点城市整体土地市场依然处于相对低迷状态中。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18日,全国卖地最多的50大城市合计卖地成交金额为5966.9亿元,同比减少了20%。其中,35个城市土地出让溢价率下调。

    转折出现在4月,在前3个月下调10%以上的基础上,全国重点城市4月以来卖地数量明显增加。

    据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全国50大热点城市卖地1.22万亿元,比2018年同期的1.2万亿元同比上涨了1.2%,实现了年内首次同比上涨。值得关注的是,45个城市年内卖地金额超过百亿元,其中最高的杭州卖地947亿元,另外还有北京、天津、上海、苏州、福州、重庆等12个城市卖地超过300亿元。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表示,整体看,今年前两个月各地土地市场表现低迷,但随着春节后融资难度降低,房企完成大规模融资之后开始拿地,部分城市在4月份土地市场再次出现了复苏苗头,虽然未出现地王频出的现象,但土地市场回温明显,房企拿地积极性明显提高。

    另有业内人士认为,2019年是房企还债高峰期。开年之后,房企整体都在忙着融资储备粮食,但并未大规模出击土地市场,一方面各地土地市场供应并未大规模放量;另一方面则是开发商的资金链确实压力很大,导致不敢大量买地,这是收缩战线应对市场调整期的投资策略。但随着政策的微调,一些房企管理层看到了市场的机会,因此又开始利用先前得到的融资增加土地储备。为了销售额增速目标,房企依然会抓住市场窗口期拿地。

    不过,张大伟也表示,房企目前更青睐住宅用地,一、二线城市仍是开发商布局的重要区域。实际上,北京、上海等地的优质土地项目一直是各家房企争夺的对象,而对于增加二线以下城市的土地储备,房企之间就表现出了不同的态度。恒大、碧桂园等房地产企业除了大城市外,还在不少三线城市也大量进购土地。但有些房企则认为既然没有搭上三、四线城市的楼市销售快车,接下来也不应该盲目投资,反而更应该深耕热点城市。

(编辑 上官梦露 策划 王丽新)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