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全球首个ADC和核苷酸单体药物智造系统在沪发布

2025-11-18 10:3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讯 (记者李雯珊 见习记者张美娜)11月17日,超限·智造——ADC和核苷酸单体药物智造系统发布会在上海张江隆重举行。据悉,睿智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医药”)联合华东师范大学,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适用于ADC(抗体药物偶联物)与核苷酸单体合成药物智造系统。这一创新成果有望推动医药产业向连续化、微型化、智能化全面升级,重塑药物研发与生产的整体范式,标志着我国在生物医药核心工艺装备领域实现自主可控,为中国创新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新动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睿智医药董事长兼CEO胡瑞连,华东师范大学药学院院长李洪林,来自国家生物药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市生物医药科技产业促进中心等单位代表以及近200名学术界、产业界、有关部门及媒体单位的代表共同出席见证。本次发布会由华东师范大学科技处副处长、技术转移中心主任熊申展担任主持人,活动围绕“智能微流如何重塑药物制造格局”“科研-资本增强螺旋”等议题在现场展开深度对话,共绘生物医药高端装备产业发展新蓝图。

    钱旭红在发布现场表示:“此项创新及其落地在相关领域具有重大意义,为保障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链安全提供了关键技术支撑,更重塑了药物研发新范式。”

    李洪林指出:“我们攻克了芯片制造、稳定性、多相流体控制等关键技术难题,系统核心元器件国产化率100%,综合成本较进口方案降低50%以上。”

    胡瑞连表示,此次发布使睿智医药在ADC及小核酸领域深厚的研发积累形成强大协同,构建了从分子发现到工艺智造的闭环能力。更是睿智医药持续致力于打造“产学研用融”生态平台,持续一体化、全链条赋能创新药研发的范例。

    华东师范大学AI药物智造联合实验室执行主任赵方在现场从系统的核心部件、反应工艺、合成能力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和系统演示。

    据悉,该系统直击药物研发中的“中试放大”瓶颈,将传统生产模式升级为连续、智能、精准的“桌面式”制造。ADC微流智造系统核心在于将传统在反应釜中进行的、多步骤的、参数控制粗糙的偶联反应,全部集成到一张芯片中完成。实现了对药物抗体比、游离毒素、聚合体等关键质量属性的毫秒级监测与精准控制,批间差异降至新低。将传统需数周完成的工艺开发与优化,缩短至数天。核苷酸单体微流智造系统攻克了传统磷酰化工艺对剧毒催化剂与无水无氧苛刻条件的依赖。采用无催化剂、无碱参与的“智能微流”反应路径,从源头杜绝三废处理难题。实现了单体的全天候连续合成,解决了传统工艺因批次生产导致的质量波动问题。

(编辑 郭之宸)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