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传玺)7月23日,北京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懂车帝”)联合中南大学发布《智能网联汽车辅助驾驶安全场景研究报告》。报告通过分析近年来国内外交通事故数据库中的典型场景发现,高速公路是辅助驾驶事故发生最多的场景,追尾是最频发的碰撞类型,而感知系统识别失效是辅助驾驶事故的主要诱因。
事实上,真实交通事故数据作为标准法规和测评规程的测试场景主要依据之一,能够反映真实道路交通环境下的事故特征。报告梳理了三大类24项辅助驾驶事故典型场景,其中包含追尾、变道碰撞、转弯碰撞等“车-车”碰撞场景,转弯、变道时遇到两轮车等“车-两轮车”碰撞场景,以及行人横穿马路、左转遇行人等“车-行人”碰撞场景。
报告梳理了近年来公开报道的41例国内外典型辅助驾驶交通事故,对每起事故发生的道路交通环境、驾驶员操作与车辆反应、事故碰撞过程等进行分析发现,高速公路事故量最多,白天是事故高发时段,追尾事故占比近四成,而感知系统识别失效是辅助驾驶事故的主要诱因。
从道路类型分布来看,高速公路发生事故数量最多,达21起;城市道路次之,有15起;城市快速路4起;国道最少,仅1起。高速公路和城市道路合计占比超八成,反映出辅助驾驶在高速公路、城市道路场景事故风险相对更高。
从事故发生时段来看,白天是事故高发时段,占比达80.5%;夜晚和凌晨事故量少,占比分别为12.2%、7.3%。说明即使在白天的交通环境下,驾驶员也不应放松对驾驶辅助系统的接管。
报告指出,当前的组合驾驶辅助系统无法胜任某些危险复杂交通场景,系统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能无法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多起案例表明辅助驾驶系统尚无法完全准确或无法提前识别静止或慢行目标,需要驾驶员随时准备接管车辆。而在实际宣传推广活动中存在夸大或误导性表述,将“辅助驾驶”宣传为“自动驾驶”“高阶辅助驾驶”,导致用户对系统的适用边界和限制条件产生误解或盲区,从而过度依赖系统,忽视自身驾驶的主体责任。
报告建议,在当前技术阶段,加强用户的教育和培训十分关键。作为驾驶安全的第一责任人,用户要充分了解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使用方法、限制和风险,养成正确的驾驶行为和习惯,提高安全意识。
(编辑 何成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