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真功夫20件酷似李小龙的商标被裁定无效 多家餐饮企业面临商标纠纷难题

2022-11-04 17:2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君

    在因“商标侵权”被起诉十余年后,李小龙后人与连锁快餐品牌真功夫的商标纠纷有了阶段性进展。近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在官网上对20件“真功夫”系列商标作出无效宣告裁定公开,认为该系列争议商标与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几近相同,予以无效宣告。

    有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在案件尚未有定论的情况下,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开了20件真功夫系列商标无效宣告裁定,对真功夫是不利的。“不过,判决没有正式下来之前,对企业影响有限。”

    近年来,餐饮消费领域知识产权案件频发,海底捞、红牛、茶颜悦色、蜜雪冰城等餐饮行业头部企业均面临商标纠纷难题。有媒体报道称,今年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快速驳回了一批重大不良影响商标注册申请,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打击商标恶意注册行为,2018年1月份至2022年6月份累计打击82.43万件恶意商标注册申请,依职权主动宣告注册商标无效3744件。

    真功夫20件商标被裁定无效

    国家知识产权局审理认为,争议商标与李小龙的肖像及经典动作几近相同,作为商标使用在核定服务上,易使消费者对服务的来源等特点产生误认,依据《商标法》相关规定,裁定争议商标无效。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月25日,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诉上海真功夫快餐管理有限公司、广州市真功夫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广州真功夫快餐连锁管理有限公司一案,在上海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原告公司法定代表人为李小龙的女儿李香凝,其要求“真功夫”立即停止使用李小龙形象、在媒体版面上连续90日澄清其与李小龙无关,赔偿经济损失2.1亿元。目前该案尚未宣判。

    对此,有媒体报道称,真功夫方面认为,国家知识产权局对20件老商标宣告无效,对真功夫的运营不会产生影响。“为适应新一代消费者对于时尚、个性化的需求,真功夫于2015年至2016年进行了品牌升级,逐步全面使用了新LOGO。”“因无效宣告申请人李小龙公司已向上海法院提起诉讼,至于被宣告无效的20件老真功夫商标是否违反《商标法》第10.1.7条款及其他争议,有待上海法院裁判。”

    “影响肯定是存在的,只是如何将影响减到最小的问题,诚如真功夫所言,顾及了新一代消费者的需求,那如何留住老一代消费者就是个问题,毕竟20年的‘品牌’被‘无效宣告’是实实在在的无形资产的损失,这也提醒广大经营者,在最开始的商标设计、运营方面需要扎扎实实的下功夫,切不可投机取巧存在侥幸心理。”北京至普律师事务所主任、首席合伙人律师李圣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商标作为一种无形资产也是有实际价值的,这需要进行相应的资产评估。包括李小龙有限责任公司的诉请请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支持,也需要从经营数据、鉴定评估等证据上去寻求支持。

    资料显示,2004年之前真功夫名为“168蒸品快餐店”;2004年,真功夫启用了酷似李小龙的“功夫龙”形象,同时配合“真功夫”三个字,组合成了其新商标,随后真功夫快速发展。根据公开报道,2019年4月份,真功夫董事长兼总裁潘宇海曾表示,未来三到四年真功夫的营收或将过百亿元。按真功夫发展远期规划,至2030年,真功夫全球门店总数将达到2万家,年度营业收入超过1500亿元,与麦当劳、肯德基在全球范围内并驾齐驱,成为全球中式快餐第一品牌。不过,据第三方平台窄门餐眼数据,截至2022年10月份,真功夫有门店500余家。

    品牌商标保护意识增强

    从王老吉与加多宝的“红罐之争”,承德露露与汕头露露“20年商标战”,泰国天丝与华彬消费“红牛系列商标”之争,再到如今真功夫相关商标纠纷,餐饮消费领域知识产权案件频发。以今年为例,“茶颜悦色”起诉“茶颜观色”不正当竞争一案胜诉;“海底捞”诉“小放牛”商标侵权及不正当竞争案判决小放牛停止涉案使用行为;蜜雪冰城公司与蜜雪约(广州)科技有限公司的商标权纠纷终审判决前者获赔50万元。

    为了避免商标纠纷,越来越多品牌正在试图通过注册防御商标的方式筑造商标护城河。如王守义十三香调味品集团注册“十二香”至“十八香”商标;阿里巴巴注册“阿里爸爸”“阿里妹妹”等一系列防御商标。

    北京中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赵铭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注册防御商标是为了保护企业的核心知识产权,减少山寨商标的注册,也为品牌经营和扩张提升了空间。但是,注册防御商标并非“高枕无忧,万无一失”。《商标法》规定:“在注册商标成为其核定使用的商品的通用名称或没有正当理由连续三年不使用的,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可以向商标局申请撤销该注册商标”,这意味着,这些防御商标很容易出现因连续三年不使用而被撤销的情况和风险。

    此外,今年不少公司被指恶意抢注“刘畊宏男孩”“刘畊宏女孩”“尾款人”“全红禅”名人、热搜词条商标。“羊了个羊”游戏爆火后,还引发动物商标抢注风潮。上述不少商标处于“申请中”状态,但是也有一些重大不良影响商标注册申请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驳回,甚至有申请相关商标代理机构被相关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予以处罚。

    “法律上判断恶意抢注商标,通常从三个方面进行判定:第一个申请人是为了获取不正当利益;第二个采取了不正当的手段抢先注册;第三个是侵占他人的劳动成果,损害他人现有的在先权利。”在李圣看来,“抢注”行为频发,从好的一方面来说显示人们的商业意识、市场意识总体在增强,特别是对无形资产的重视在逐步提高,另一方面来讲,也显示市场秩序规范的重要性,这需要行政管理机关在商标注册方面更加专业化,尽量减少恶意抢注,因为注册申请也是申请者形式上的一项权利。“在此,我们也提醒抢注者也需要审慎判断,毕竟‘真功夫’的案例就在眼前,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编辑 袁元)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