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新光维医疗首次冲击上市折戟 国产一次性内窥镜前景几何?

2022-03-28 21:02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许洁 见习记者 张安

    港交所数据显示,3月28日,一次性内窥镜生产企业新光维医疗招股书变为失效状态,但这并不意味着新光维医疗上市彻底失败。目前,正在排队等待港交所审核上市的企业中有30余家医疗企业,其中有19家递交招股书超过两次。

    至于新光维医疗,是否会在近期再度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记者尝试向新光维医疗方面求证,但截至目前,尚未获得进一步反馈。

    商业化起步较晚

    公司尚未实现盈利

    内窥镜作为医疗过程中重要的检查手段,被各大医院广泛使用。但市面上主流的一直都是复用性内窥镜产品。所以,因消毒不彻底造成的交叉感染一直是难以解决的问题。而一次性内窥镜的出现,不仅避免了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同时也降低了医院消毒处理内窥镜的成本,而且还可以缩短医院的术前准备时间,提高手术效率。患者方面,也可以降低因交叉感染而出现的病痛折磨。

    作为一家一次性电子内窥镜生产企业,新光维医疗成立于2016年。根据招股书信息显示,其产品序列包括3款已获批产品以及11款在研产品。产品适用范围包括妇科、呼吸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等多个科室。3月15日,新光维医疗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指出,公司推出的医疗4K内窥镜荧光摄像系统获批上市。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新光维医疗的技术布局覆盖了高性能一次性使用内窥镜技术、超高清医用成像技术、3D医用成像技术、特殊光医用成像技术及超细内窥镜成像技术等各个方面。

    虽然技术覆盖广泛,但公司商业化进程尚处于起步阶段,其营收规模较小,且尚未实现盈利。2019年至2021年上半年,新光维医疗的营收分别为1038.9万元、3222.2万元和3196.9万元。

    同期内,新光维医疗的净亏损分别为3086.1万元、1501.1万元和2392万元,呈现扩大化趋势,对此,新光维医疗指出,亏损扩大的主因是行政开支大幅增加所致。

    虽然亏损持续加重,但资本市场方面,对新光维医疗却颇为看重。天眼查数据显示,新光维医疗曾于2021年4月和8月,连续募得A轮、B轮两轮融资,融资金额均接近4亿元。而这两轮的投资方包括Hudson Bay Master Fund Ltd、涌金资产、高瓴资本、礼来亚洲基金、经纬创投等机构。

    对于此次寻求登陆资本市场,新光维医疗在招股书中指出,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开发及商业化旗下产品、开发其他涉及内窥镜技术的创新医疗器械产品、扩大产能、探索战略合作收购、作为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资本市场看好

    一次性内窥镜有望实现弯道超车

    根据新光维医疗招股书指出,中国医用内窥镜市场大部分被进口产品所把持,国产医用内窥镜的产品占比极低。而据众成医械大数据平台统计,2021年上半年共监测到2094家医院公布内窥镜招投标中标结果,其中,奥林巴斯中标数量共计1311件,市场份额占比40.5%;排名前三的还有卡尔史托斯与富士,市场份额分别达15.0%与10.6%。

    国元证券曾指出,由于一次性内镜技术壁垒较低,无需考虑复用性与稳定性,且国内内镜产业链配套齐全,关键部件国产化率高,因此供应链整合能力较强的国内厂商得到快速发展,凭借性价比与先发渠道优势,未来仍有望在全球一次性内镜市场中保持较强竞争力。

    目前来看,资本市场对一次性内窥镜领域关注度较高。仅2021年9月,就有三家一次性内窥镜企业获得过亿元融资。三家企业分别为苏州阿酷育、瑞派医疗、华芯医疗,其中涉及的资方包括红杉资本、腾讯、中信医疗基金和长安私人资本、歌路资本等。

    对于资本市场的热捧,某行业从业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指出,首先是因为国内内窥镜市场极为庞大,市场增长前景可观。其次,一次性内镜无需洗消、维修,对于医院而言,若选择一次性内窥镜,医院初次采购成本将会大大降低。最后,一次性内窥镜的低采购成本,可以加速内窥镜检测手段向基层医疗体系下沉,符合国家医疗政策的需要。

(编辑 孙倩)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