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郑馨悦
近日,一则有关“某糕点品牌与李佳琦签独家合作”消息在社交平台上引发热议。3月4日,一位日常分享商品优惠券的微博博主向自己的“粉丝”道歉,并称“轩妈天猫与李佳琦签了独家”,因此目前没有该糕点品牌的优惠券发放。
同时,该博主还贴出一张聊天记录截图。记录显示,博主主动提出“不走淘宝渠道,走微博合作”,希望拿到优惠价。但对方表示不行,因为“不想让这个价格遍布网络”。
事实上,自去年“双11”购物节“欧莱雅事件”发生以后,主播与品牌之间关于定价权的争夺一直处于直播行业的“敏感地带”。“独家合作的性质完全不一样。”某不愿具名的直播机构资深商务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以前头部主播经常以“全网最低价”为卖点,其他能拿到稍次一点折扣力度的主播业绩也不错。独家合作则直接意味着其他渠道都没有谈折扣的机会。
3月7日,当《证券日报》记者再次查阅该博主账号内容发现,上述内容已不可见。
李佳琦陷“独家合作”风波
轩妈天猫旗舰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轩妈与李佳琦是有合作关系,但并不是唯一合作,也不代表价格是最优的。”
记者在全网浏览后发现,近三个月以来,上述糕点品牌除与李佳琦合作以外,再无其他主播/红人营销。《证券日报》记者就此事向李佳琦方相关工作人员求证,截至发稿前,公司未作出任何正面回应。
3月7日,在被传“独家合作”之后,上述糕点品牌如期出现在了李佳琦直播间预告中。预告中,该糕点品牌经典款售价为37.9元/6枚,比官方旗舰店领取优惠券后售价仍低近4元。
轩妈蛋黄酥早期以自有渠道为主,其创始人在一次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在李佳琦直播前,轩妈蛋黄酥在广西当地的销量占18%左右,份额最高。但直播当天,上海、浙江、江苏等地的新客户大幅增长,最终一场直播带来500多万元的销售额。“按照目前的趋势,头部主播和红人的话语权还是比较高的。”有知名消费品牌人员向记者称。
此次李佳琦被传“独家合作”也被部分从业者视为头部主播话语权的又一次升级。上述直播机构资深商务称,这应该与品牌方仍看中李佳琦的带货能力相关。但在他看来,能够接受“独家合作”的品牌仍是少数,除非其他渠道销售额占比非常小。
对于这种往单一主播投入过多资源的合作模式,部分品牌也较为谨慎。
一位三只松鼠内部人士告诉《证券日报》记者,除了在自有渠道发力外,目前仍在和其他主播合作,比如:广东夫妇、陈三废等。一些走非带货主播路线的红人成为品牌方最新瞄准的潜在合作对象。他还表示,“品牌方在同红人谈折扣力度时要综合考量更多的因素,譬如主播和红人所挑选的产品机制、产品整体的毛利和产品最终的价格等。”
北京云亭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刚认为,目前很难界定头部主播构成垄断。其中一个主要的判断标准是:如何证明这位头部主播个人具有市场垄断地位?他的销售能力能占据多大的市场份额?仅从商业价值来看,个人主播离顶流明星还很远。
摘下“头部主播”滤镜任重而道远
头部主播背后的资源集中效应仍然存在。
此前,更高的话语权往往体现在头部主播动辄拿到“全网最低价”,但这道等号已被打破。去年“双11”期间,有消费者发现,李佳琦和薇娅直播间所谓的“全年最大力度”的价格,比欧莱雅天猫旗舰店贵出170多元。随后两大头部主播前后发布声明,要求欧莱雅在24小时之内提供解决方案。有关头部主播“定价权”的话题热度随后达到高潮。
一位品牌业务部门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坦言,作为品牌方来说,自有渠道的价格可以保证,其实全网最低价是无法保证的。“因为每个渠道的活动机制和价格都不一样,但尽量会去协调各个渠道的价格。”
不过,在“查税风波”之后,整个直播行业从野蛮生长趋于理性规范。但是,不得不承认,直播电商的业绩表现依然是电商行业的“中流砥柱”。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7-9月网上商品和服务当月零售额分别为1万亿元、1.01万亿元、1.06万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7.4%、6.1%、9.3%,增速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所放缓。
东北证券研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直播电商交易额已经突破1.09万亿元。根据网经社数据显示,预计直播电商2021年交易规模达到2.35万亿元,同比增长82.87%。
很大程度上,诸多消费品牌的增量仍然来自于直播渠道。这也使得这些品牌依旧需要在直播带货上不断砸入资源。
也有不少品牌开始逐渐发展自己的主播间。根据天猫官方数据,2021年双十一店播GMV同比大幅增长91.5%,占比提升至22%。天猫副总裁吹雪表示,整个双十一期间过千万人次的直播间中,90%都是来自于店播。
在一位第三方咨询机构电商领域研究员看来,店播壮大的趋势也愈来愈明显。
去年年中,鸿星尔克因捐款爆红后,迅速将话题热度延续到直播间。灰豚数据显示,在因捐款登上热搜后近7天时间,抖音平台“鸿星尔克品牌官方旗舰”账号新增粉丝1463.1万人,直播销售额突破1.1亿元。
“依托头部主播实际上长远来看也划不来。”上述研究员认为,“欧莱雅风波”之后,有的品牌方已经非常看中定价权和各渠道的维系。而业内的共识是,要摘下对“头部主播”的滤镜,仍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