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同花顺数据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即1月1日至12月3日),在职业教育领域共有16笔投融资纪录,而去年同期(即2020年1月1日至12月3日)这一领域的投融资纪录则为30笔,同比减少近一半。
多位教育行业人士此前在和《证券日报》记者交流时提及,在当前的行业环境下,投资机构却要考虑风险因素,这也造成了教育行业所有细分领域的投融资数据都明显下滑的现象,职业教育领域也不例外。不过,在沪深两市的公司中,看好职业教育领域的机会,并加大投入者也不在少数。
从政策上看,职业教育领域处于“风口”。12月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会议提出了支持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开展培训,加强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高技能人才培养,提升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创业能力等事项。
这并不是职业教育在今年迎来的首次政策“利好”。在今年10月12日,《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其中明确提及,鼓励上市公司、行业龙头企业举办职业教育,鼓励各类企业依法参与举办职业教育。
“政策的利好是十分明显的,不过公司在参与发展职业教育业务的时候,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发挥所长,不要盲目追风口。”有市场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而查阅两市公开信息可知,加入职业教育领域的企业不在少数。此前,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天下秀教育与认证事业部总经理郭擂说,发展教育业务以来,一直坚持的路线即是深度产教融合的职业教育,业务定位非常清晰,也正在对下一步设立职业大学做可行性分析和研究。
进入职业教育领域以来,郭擂介绍,被外界的接受度在明显提升,“最初,许多学校对我们并不了解,认为‘做红人经济,是不是就是要把好看的学生打造成网红,’学校对行业有误解,实际上‘红人经济’是内容创业。”郭擂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通过和院校的合作,将产业上下游企业的岗位需求对接之后,课程、教材设置上,都让更多传统院校了解了产业前景,理清概念并增加信心:“教育部门最新的专业设置上,在大商科之下加入了‘网络营销和直播电商’,新职业的设定也让院校对行业有了更多理解。”郭擂对《证券日报》记者说,上市公司参与职业教育,就要成为业务部门岗位需求和学生之间的桥梁,解决的是双方需求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要做深度的产教融合,浅尝辄止没有意义。”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