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企业信息 > 正文

清和泉资本:明年A股会存在些许压力 但牛市周期会越来越长

2020-12-18 16:13  来源:证券日报网 王宁

    本报记者 王宁

    12月17日,清和泉资本发布报告称,对于2021年A股市场来看,随着盈利稳定性提高、机构化和国际化提升,牛市周期势必会越来越长,但短期来看,A股能否打破牛不过三的魔咒,关键点在于政策周期能否波动收敛。对于明年的政策周期会相对温和,全面紧信用的概率较低,跨周期调节更值得关注,因此A股存在些许压力,但也有望迎接重生。

    清和泉认为,对于明年的市场特征,盈利主驱动和风格再平衡是确定性的,估值收敛的幅度具有不确定性,关注点在于国内的债务和海外的通胀。公司将以长期景气、格局稳定和盈利向上的线索来对冲估值收缩的压力;看好高端制造中的新能源、出口链的家电和玻纤、互联网平台公司、传统消费中的白酒和调味品、新兴消费中的电子烟和医美、医疗服务中的口腔医疗、在线医疗和CXO。

    清和泉表示,随着A股波动率不断下降,牛市周期势必会越来越长,原因在于几方面:一是经济转型在加快,新经济占比持续提升;二是随着市场改革和开放不断落地,机构化和国际化趋势明显。但短期来看,牛市周期是否会拉长,政策调控的节奏或许至关重要。

    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方面,清和泉表示,如果说2019年-2020年市场估值扩张是最确定的,那么2021年盈利驱动则是最确定的,主要在于:一是从估值的水平来看,2021年估值很难再扩张;二是从估值的驱动来看,2021年宽松退出压制估值;三是从历史的特征来看,A股在估值连续扩张2年之后,下一年均转向了盈利驱动。

    清和泉表示,明年政策退出会带来一定的估值压力,因此会沿着长期景气、格局稳定、盈利向上的逻辑去布局龙头企业,再结合2017年的应对经验,财务上会更加重视经营性现金流和ROE水平,具体看好三条主线和一些细分方向:一是高端制造—新能源。中国制造业经历近40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实现了从低附加值向中高附加值生产的不断延伸。目前工业产值占全球比重超过30%,为全球第一,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超过2.2%,投入总量仅次于美国。依托着统一的“大市场”、领先的“基础设施”、完备的“产业链”和巨大的“工程师红利”,随着市场不断开放和改革的不断落地,我们长期看好中国高端制造和出口链条的潜力和发展。

    二是互联网产业,例如平台型公司。互联网产业在经历飞速发展后,虽然已逐渐步入产业周期的末端,2020年移动互联网用户增长率仅为0.66%。移动互联网用户时长较去年也仅有轻微增长,全网用户月人均打开APP个数为零增长。在存量竞争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龙头企业具备用户基数的优势,能够深挖当前的用户价值,同时能够更好抵御流量价格上升带来的冲击,我们看好在后移动互联网时代,具备高护城河的龙头企业能够持续获得超越行业的增长机会。

    三是消费行情。大消费一直是牛股辈出的领域,主要得益于其特殊的行业属性,即需求的稳定性、长期性、扩展性和升级性。全球对比,中国市场拥有更加巨大的优势,14亿的人口基数、4亿的中等收入群体,而随着中国人均GDP和可支配收入加速向发达国家靠拢,未来购买力有待持续释放,这一过程中有望诞生更多的大市值优质企业。

(编辑 张伟)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