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三大运营商竞逐卫星通信赛道

2025-09-09 23:58  来源: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李乔宇

    9月8日,工信部向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颁发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目前,中国联通已火速上线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联通卫星”业务,资费为10元/月,包含2分钟免费国内主被叫通话。

    此前就具备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经营许可的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则于2023年9月份在全球范围内率先推出手机直连卫星服务。据中国电信披露的2025年半年度报告显示,目前中国电信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在老挝正式落地商用,服务扩大至东南亚国家。今年上半年,中国电信卫星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移动”)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中国移动积极向工信部申请卫星移动通信业务牌照,为依法合规开展手机直连卫星业务奠定政策基础。

    上述工作人员表示,中国移动面向6G天地一体,积极从政策争取、技术攻关、商用推进等方面布局,推动构建天地融合、一体化发展的新型信息基础设施。

    工信部此前印发的《关于优化业务准入促进卫星通信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卫星通信管理制度及政策法规进一步完善,产业发展环境持续优化,各类经营主体创新活力充分迸发,基础设施、产业供给、技术标准、国际合作等综合发展水平显著提升,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推动卫星通信充分融入新发展格局,有力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万联证券披露的研报认为,《指导意见》明确,要推动手机直连卫星等新模式新业态规模应用,手机直连卫星有望成为卫星通信产业最重要的落地场景之一,商用进程将进一步提速。《指导意见》强调了卫星通信产业链的上下游创新协同,有望促进低轨卫星组网发射、6G等通信技术创新突破、电信基础设施建设、民用场景及终端直连卫星等多产业链环节的加速发展。

    中关村信息消费联盟理事长项立刚告诉《证券日报》记者,一方面,通信运营商能够将卫星通信与地面5G-A网络深度融合,开发新的业绩增长曲线;另一方面,手机直连卫星业务能够将通信网络覆盖至偏远地区、海洋等,支撑智慧农业、深海养殖、极地科考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扩张,预计带动卫星制造、终端集成、运营服务等万亿元级产业链升级。此外,手机直连卫星、汽车直连卫星等业务在应急通信、海事通信等场景的商业化落地,有望提升国家基础设施韧性,降低自然灾害、公共突发事件中的经济损失。

    在6G技术突破层面,项立刚表示,卫星通信经营许可的陆续发放,有助于加速我国“天地一体化”网络建设从概念迈向实操。6G的核心愿景是实现“空天地海”全域无缝连接,而手机直连卫星技术正是打通“天基”与“地基”网络的关键枢纽,加速我国在6G国际标准制定中的话语权。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