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微信

证券日报微博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出货量”“渗透率”等释放积极信号 “AI+”效应推升沪市产业链公司景气度

2025-09-08 19:00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田鹏

    “在人形机器人运动控制核心零件赛道,公司已构建‘电机+驱动+传动+闭环’的全栈式产品平台……目前公司已向国内外百余家头部企业整机厂送样,收获持续扩大的批量订单。”在近日召开的业绩说明会上,上海鸣志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鸣志电器”)相关负责人如是回答。

    上半年,围绕“人工智能+”行动,各行业纷纷加大采购,在研发、生产、营销、内控等各个环节深度融合,AI端侧应用迎来的大繁荣,同时应用领域的“具身智能”领域,也让如鸣志电器这样的一线企业感受到了行业澎湃的动能。随着今年8月份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行动意见》)的印发,智能终端与智能体“2027年应用普及率超70%”的量化指标导向被明确建立,AI正从“概念”加速走向“必需”,“AI+”的效应沿着供应链不断外溢。

    应用领域AI扩围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热潮正在加速重塑行业格局,从上游材料突破到下游生态扩张,产业链企业纷纷受益。

    一方面,AI端侧应用产品和场景不断丰富,智能手表、耳机、眼镜等载体的市场迎来火爆,推升了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的业绩。

    数据显示,沪市主板16家消费电子领域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合计实现营业收入5104亿元,归母净利润156亿元,相较于上年同期的3722亿元、115亿元,分别增加37%、36%。

    其中,更是不乏一众“绩优生”。以‌上海龙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旗科技”)为例,今年上半年,其AIoT领域实现收入33.2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5.26%。公司AIoT业务主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TWS耳机、智能眼镜等产品。

    龙旗科技称,2025年上半年,公司穿戴类业务持续发力,核心产品中,和头部客户合作的某智能手表系列累计出货量突破千万台。此外,在智能眼镜领域,“新承接了国内头部互联网客户AI眼镜量产项目”。

    另一方面,AI服务器赛道同样火热,人工智能大模型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了算力需求,带动服务器产量大幅增长。例如,‌富士康工业互联网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607.60亿元,同比增长35.58%;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21.13亿元,同比增长38.61%。公司称,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的占比稳步扩大。第二季度公司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GB200系列产品实现量产爬坡,良率持续改善,出货量逐季攀升。

    此外,具身智能的蓬勃发展,催生机器人产品矩阵不断丰富。鸣志电器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机器人产业继续以智能化、协作化为支点,加速向工业与生活场景渗透。公司无刷无齿槽电机、无框电机、驱动与控制系统等产品在机器人旋转关节、手指关节、手腕关节及移动底盘等关键模组方向持续交付,在移动机器人领域完成多个标杆项目落地,2025年上半年机器人应用板块收入同比增长约20%。

    产业链上下研发加码

    政策端明确了“应用导向”,企业端则选择“用研发换门票”。行业内上市公司抓紧时间窗口,确保研发投入强度。

    “我们也关注到前几天《行动意见》的发布和对应用端的强化,公司早在几年前就布局了AI的端侧应用,今年以来明显感受到了需求的强化,公司业绩的上升也是得益于前几年的研发投入。”沪市一家芯片公司相关人士表示。

    以沪市主板芯片设计、封测类公司为例,上述细分领域公司上半年合计投入研发62亿元,同比金额微幅上升。其中,80%的公司研发投入同比上升。

    AI视觉算力需求爆发,正把图像传感器从“配套器件”推向算力入口。例如,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半年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研发投入金额约为17.24亿元,占公司半导体设计销售业务收入的14.90%,稳步提升公司产品“出新”能力。

    此外,具身智能产业链的研发升级更趋多元化。诺力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力股份”)9月3日披露的调研纪要显示,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1.29亿元。

    诺力股份称,2025年上半年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成立“具身智能物流机器人联合实验室”,双方共同开发出了诺宝Ⅱ号具身智能机器人已在8月份的北京机器人大会正式发布,诺宝Ⅱ号产品的应用场景是危化领域的人工取样替代,目前正在进行大模型的训练,该产品的市场已经开始拓展。

(编辑 郭之宸)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社有限责任公司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240020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京B2-20250455

京公网安备 11010602201377号京ICP备19002521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官方客户端

安卓

IOS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