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潇)8月29日,浙江康隆达特种防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康隆达”)正式披露2025年中期业绩报告。在全球市场需求趋缓、行业竞争加剧的复杂环境下,公司依然实现了经营业绩的稳健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达7.13亿元,同比增长3.6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2亿元,同比扭亏为盈。截至2025年6月30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增至7.06亿元,较上年度末增加14.95%。基本每股收益0.69元/股。
双轮驱动业务增长
今年上半年,康隆达在核心业务与新兴领域同步发力,越南基地产能释放与新材料技术突破形成双轮驱动,为公司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在手部防护主业领域,越南研发生产销售基地成为增长核心引擎。报告期内,基地一期产销率持续提升,通过强化流程化管理、推进本土化队伍建设、推行“三张表”管理模式等举措,生产效能不断优化。目前,基地20条特种防护手套生产线和12条一次性丁腈手套生产线已陆续投产,形成800万打/年的特种防护手套产能与350万箱/年的丁腈手套产能。
依托能源、人工成本以及区位优势,越南基地成功抵御美国对等关税冲击,在全球供应链重构中转化为先发优势。康隆达在半年报中强调,这一布局不仅突破了国内产业发展瓶颈,更推动手部防护业务在全球市场构建起长期竞争力,为“产品大防护化”“产业高新技术化”“研发生产销售基地国际化”战略提供坚实支撑。
与此同时,公司在新材料领域的突破成效显著。公司全资子公司作为国内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UHMWPE)产业化先行者,凭借40余项相关专利(含5项发明专利)的技术积累,实现多项关键技术突破。目前已建成2条干法、3条湿法生产线,年产能达1000吨,在“预溶胀解缠纺丝母料”“0.7-3.9D单丝可控多规格单丝纤维”“绳缆用高强耐磨纤维”等技术领域形成产业化能力。
该材料凭借轻量化、高强度、高韧性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安全防护、海洋产业、军事装备等领域,在机器人灵巧手腱绳等新兴场景亦展现巨大潜力。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研发团队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材料开发应用上取得阶段性成果,为拓展高端应用市场奠定基础。
康隆达透露,在产能端,越南基地后续规划二三期建设,将持续释放产能,未来增长空间广阔;在行业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将朝着差异化、规模化、高端化、高质量化的方向发展;在产品端,将加强机器人等新兴应用领域的开发。
夯实内生发展动力
为进一步巩固发展基础,康隆达从内部管理、人才建设、资产结构等多方面同步发力,不断激活内生增长动能。
内部管理上,公司以“深挖潜力增效益、优化管理促高质量发展”为导向,分前端、中后端推进管理优化。报告期内,公司业务响应能力与整体服务水平得到提升,产量质量提高、产品成本降低,发展空间与盈利能力进一步拓展,有效促进了生产经营目标实现。
人才建设上,公司采取“内部培养+外部引进”相结合的模式加强队伍建设。内部培养方面,通过开展“增强人员工作责任心、提高人员岗位业务技能、优化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等工作提升人员素质,尤其越南基地通过实施“苗子”“尖子”培养计划,快速推进本土化干部和骨干队伍建设,逐步打造出一支经验丰富、素质较高的商务、技术、管理人才队伍。外部引进方面,不断引入具有先进经验/技术的专家型人员,为公司注入新思想、新动力,高素质骨干人员队伍的建设也推动各项生产经营工作更有效落地。
资产结构优化上,基于既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公司于2025年2月份完成控股子公司美国GGS的股权转让,此次交易不仅进一步优化了对子公司的管理,降低了管理成本,还助力公司集中资源支持越南基地发展,在提高资产运营效率的同时,切实提升了公司发展质量。
此外,公司长期积累的核心优势也为发展提供坚实保障。研发端,公司先后成立手套研究院、院士工作站、康隆达和上化院研究院三大研发平台,组建高水平研发设计团队,拥有多项自主知识产权和专有技术,功能性防护手套领域研发能力国内领先、部分产品达国际先进水平。半年报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1.85%。
行业地位上,作为国内行业领先企业,公司拥有全系列生产设备,手部防护产品多样性全国领先,还作为主要起草人参与多项行业标准制定;客户与产品端,坚持优质经营理念形成畅销全球的稳定客户群,拥有全针数生产设备及九大类、三十多个系列、百余种产品,可满足客户一站式采购需求。
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球范围内对职业安全与健康防护的日益重视,以及制造业回流与供应链区域化趋势的加速,特种劳动防护用品市场,特别是手部防护领域,正迎来持续的增长机遇。康隆达凭借其前瞻性的海外基地布局、强大的研发能力与全产品线优势,有望在这一行业浪潮中进一步巩固其领先地位,持续获取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康隆达表示,将继续深化内部管理,推进产品创新,同时把握全球供应链调整的机遇,力争实现全年经营目标的圆满完成,为投资者创造更大价值。
(编辑 张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