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药行业结构化调整与品类分化的关键周期,2025年上半年,同仁堂科技以大品种集群战略为核心抓手,聚焦呼吸、心脑血管、补益等高增长赛道,通过核心单品精准卡位、渠道精细化管控与梯队化品种培育,驱动业绩高质量增长。

据米内网数据,2024年国内中成药市场超60%份额集中于五大品类:呼吸系统用药(占比22.3%)、心脑血管用药(18.1%)、消化系统用药(15.7%)、补益用药(14.5%)、独家专科用药(9.4%)。
基于这一变化,同仁堂科技锚定高潜力赛道,构建六味地黄丸系列、金匮肾气丸系列、西黄丸、京制牛黄解毒片等核心产品矩阵。通过资源倾斜与渠道精细化管控,实现结构性突破。2025年上半年,六味地黄丸系列、金匮肾气丸系列、京制牛黄解毒片产品的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分别同比增长48%、20%及4%。
针对西黄丸在抗癌领域的独特疗效,以及被职场人视作“祛火搭子”京制牛黄解毒片这一企业独家品种,同仁堂科技持续强化渠道管控,将“优质产品适配优质经销商”的理念贯彻到营销工作中去,提升营销动能。
对于六味地黄丸系列这一带着“家常补益”调性的产品,同仁堂科技细化品种政策和运营策略,加大配货力度。截至今年上半年,终端市场覆盖了31个省份,近3000家连锁,拉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实现销售突破。

上半年,同仁堂科技着力打破单一爆品依赖,构建“大品种、中线品种、御药品种、国药精品、阿胶系列、儿药系列”六维增长引擎,“针对特定用户群体、特定渠道适配产品,让企业两百余个中成药品种都能找到发挥效能的‘赛道’。”企业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今年新梳理“中线品种群”为例,所谓中线品种群,包含归芍地黄丸、藿香正气水、仁丹、安神补脑液等35个补益类、安神类产品和季节性品种,具备市场潜力。针对该品种覆盖适应症广、使用场景多样的特点,企业根据销售地域与经销商类型,制定了差异化营销策略。
“御药品种”则围绕优化终端控销模式,强化渠道驱动力和产品渠道流通能力为目标打造,企业紧密配合重点连锁,协同开展终端推广活动,为单体门店、社区医疗提供定制化营销服务,持续提升获利空间。
今年上半年,同仁堂科技销售额超过人民币一亿元的产品4个;销售额介于人民币一千万元至人民币一亿元之间的产品28个;销售额介于人民币五百万元至人民币一千万元之间的产品10个,构筑了稳健增长的品种护城河。
上半年,同仁堂科技亦在“大健康”赛道持续拓宽产品线与渠道,在以阿胶糕为代表的阿胶类衍生品、同仁清脂茶铺市以及复合型口味枇杷露等健康饮品开发上持续取得进展,推动阿胶糕销售同比增长286%。
今年下半年,同仁堂科技将继续围绕品种矩阵精准施策,提升经营质量。对于京制牛黄解毒片、西黄丸等核心大品种,在优化商业渠道铺货率和覆盖率的基础上,加大对药店、医院等终端的投入,提升核心产品在终端的市场表现。
对于“御药300年”等具备销售潜力的大品种、潜力品种,企业将精准界定产品定位与适配人群,提前布局,重点培育,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品种梯队,激活增量引擎。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