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琦
2025年上半年,全球锂盐行业深度调整,受供需格局转变、锂产品市场波动的影响,锂盐及锂电池产品销售价格下跌,尽管如此赣锋锂业上半年仍实现大幅减亏。
8月23日,江西赣锋锂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赣锋锂业”)披露2025年半年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3.7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亏损5.31亿元,上年同期亏损7.6亿元,同比大幅减亏。
锂化合物板块毛利率仍为正
近年来,中国市场主要锂化合物价格波动幅度较大。2025年上半年受到供需错配的影响,锂化合物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
“上半年,锂化合物价格整体呈下跌趋势,从年初的850美元/吨-900美元/吨跌至6月份的620美元/吨至640美元/吨,跌幅达25%至31%。”江西新能源科技职业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翔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其中4月份至6月份,锂盐产量逐步增加,澳大利亚锂矿价格开始下行,下游出口预期下降,锂化合物价格进入下行区间。”
尽管面临行业挑战,赣锋锂业垂直一体化优势依然明显,公司业务贯穿上游锂资源开发、中游锂盐深加工及金属锂冶炼、下游锂电池制造及退役锂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各个业务板块间有效发挥协同效应,提升了营运效率及盈利能力。
作为全球唯一同时拥有“卤水提锂”“矿石提锂”和“回收提锂”产业化技术的公司,赣锋锂业在成本控制和技术壁垒方面保持领先地位。半年报显示,公司通过技术升级和工艺优化,上半年锂化合物业务毛利率仍维持在8.36%的水平。
实际上,获得充足的优质原材料供应对实现业务规模增长至关重要,近年来,赣锋锂业通过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布局,掌控了多处优质锂矿资源,覆盖锂辉石、锂盐湖、锂云母等多种类型,形成了稳定、优质、多元化的原材料供应体系。
“随着自有矿山比例的提升,成本自然而然就会降下来。2025年公司锂资源自给率预计将超过50%,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资源控制力不仅保障了原材料稳定供应,还通过低成本资源提升盈利能力。”赣锋锂业相关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锂电池营收同比增长9%以上
依托上游锂资源供应及全产业链优势,目前赣锋锂业的锂电池业务已覆盖固态锂电池、动力电池、消费类电池、聚合物锂电池、储能电池及储能系统等五大类。今年上半年,公司锂电池业务表现相对较好,营业收入29.75亿元,同比增长9.89%,占比提升至35.52%。
特别是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的规模化量产,展现了公司在储能领域的技术实力。据了解,这款587Ah大容量储能电芯凭借长循环寿命、极致安全性能与超440Wh/L高能量密度等显著优势,已成为大规模储能领域的标杆级产品。该电芯已通过GB/T36276等国内外权威认证,目前已实现规模化量产,并与多家行业头部企业建立长期稳定供应合作。
此外,赣锋锂业最新推出的6.25MWh储能系统。公司介绍,该款产品也实现了高效、长寿、安全三重突破,例如其高效热管理系统通过智能控温算法精准调节温差,电池寿命全面提升;C5级防腐设计,不少于15000次超长循环寿命,系统寿命突破20年;全时域均衡技术将均衡时长提升5倍,系统压差降低26.7%,保障全生命周期稳定安全运行。
除了储能电池,赣锋锂业在固态电池方面也取得了诸多突破。报告期内,完成固态304Ah方形储能固态电池的开发,在安全性、低温性能、存储性能等关键指标上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同时,公司固态314Ah、392Ah电池亦计划于今年年底上市。
赣锋锂业致力于打造低空经济电池领域的领先地位,已与知名无人机及eVTOL企业在高比能电池领域达成合作,相关电芯产品已通过民航局制造符合性审查,并完成多批次交付。公司表示,未来将坚持走“技术创新驱动”的高质量发展路线,以技术创新为战略引擎,构建“研发引领—成果转化—产业升级”的全链条高质量发展范式。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