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琦
8月20日,江西金力永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力永磁”)披露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07亿元,同比增长4.3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05亿元,同比增长154.81%;扣非后归母净利润2.34亿元,同比增长588.18%。
金力永磁表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管理层积极开拓市场,在面临外部环境不确定、行业竞争加剧的压力下,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精益管理等措施实现了公司稳健发展。
多项业务发展向好
金力永磁是一家集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稀土回收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领域稀土永磁材料的领先供应商。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低空飞行器、节能电梯、轨道交通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今年上半年,公司多项主营业务指标向好。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6.7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8.14%;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50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9.85%。此外,公司风力发电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14亿元;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33亿元;公司3C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01亿元。
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稳中有升,以镨钕金属为例,根据中国稀土行业协会数据,2025年7月平均价格为58万元/吨,较2025年1月平均价格50万元/吨上升约16%。
为了抵御上游原材料风险,金力永磁积极与主要稀土供应商建立长期的战略合作,同时构建稀土回收循环体系,公司控股子公司巴彦淖尔市银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简称“银海新材”)是专业从事稀土综合回收利用的生产加工企业,根据公司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公司各工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磁泥、边角料等可回收物,可以供应给银海新材进行回收加工,以满足其生产需求。2025年上半年,银海新材实现营业收入7889万元,实现净利润1359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国家多次出台政策规范市场上的稀土产品来源,稳定稀土产品价格,促进上下游产业链的协调发展。
开拓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人形机器人、低空飞行器行业的发展也加大了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需求。福州公孙策公关合伙人詹军豪表示:“一般来说,每台机器人通常需要6-7个无框力矩电机,未来随着机器人变得更加‘精细化’,使用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而电机转子的平衡精度,正是决定电机性能的关键一环。”
因此,金力永磁加快拓展具身机器人、低空飞行器等新兴应用领域,以打造新的利润增长点。截至报告期末,在机器人领域,公司正积极配合世界知名科技公司进行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研发和产能建设并有小批量的交付。同时,低空飞行器领域公司亦有小批量交付。
金力永磁相关负责人表示:“具身机器人解放人类生产力,是时代发展潮流,是未来高性能钕铁硼磁材及电机转子重要需求增长点之一。公司将相关研发部门升级为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由公司首席执行官兼任该事业部的战略统筹工作。目前公司根据客户的需求,已进行了包括项目专用厂房、专用设备及专业团队等多方面的配套投入,初具一定的规模化量产能力。2025年上半年公司已有小批量产品的交付,机器人领域有望成为公司未来重要的业务增长点之一。”
实际上,稀土永磁材料有着广阔的下游应用场景,符合国家大力倡导的节能环保理念,在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等高质量发展过程中,拥有不可或缺的核心地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报告,全球50%以上的电力消耗来自电机,而与传统电机相比,稀土永磁材料电机可节省高达15%至20%的能源。此外,稀土永磁材料的应用使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变频家电、3C智能电子产品实现更轻量小型化,符合消费者的偏好。
弗若斯特沙利文预计,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的全球消费量由2018年的4.75万吨增至2023年的10.25万吨,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6.6%。预计到2028年,全球高性能稀土永磁的消费量将达到22.71万吨,2023年至2028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17.2%。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