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奕萱
8月19日晚间,浙江松原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松原安全”)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1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0.85%,营收和净利润双增主要得益于公司的战略升级与业务深耕。
作为集安全带总成、气囊、方向盘、汽车电子为一体的汽车被动安全系统模块集成供应商,松原安全能为国内外整车厂商提供被动安全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提高整车厂商的采购效率。公司于今年进行战略升级,明确将“产品领先、效率驱动、全球化经营”列为三大核心经营战略,并围绕这一战略积极展开各项工作,上半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据悉,今年松原安全新获奇瑞、吉利、上汽通用五菱、北汽福田、宇通客车等客户共90个新品研发项目,其中安全带项目42个,气囊项目30个,方向盘项目18个。
具体来看,在产品创新方面,松原安全董秘张毕峰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客户为中心,持续进行产品研发和升级,现阶段公司正在全力推进遮阳板气囊和远端气囊的开发。”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以及市场对车内空间多元化需求的提升,主驾折叠回收方向盘、智能座舱多屏化等设计的普及导致主副驾区域仪表板空间大幅压缩,传统安装于主驾方向盘和副驾仪表板内部的正面气囊面临诸多挑战。为此,不少车型已陆续开发并采用布置在顶棚内部的顶置气囊。
张毕峰向记者介绍:“现有的顶置气囊因模块尺寸较大,顶棚和遮阳板压低后导致主副驾头部空间和车前视野均会受到影响,基于此,公司正在开发目前市场上尺寸最小的遮阳板气囊,预计将于2025年底与客户完成预研开发,2026年上市车型实现量产。”公司第一款远端气囊产品也预计将于2025年下半年实现量产,多个远端气囊项目预计于2026年量产交付。
另外,松原安全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公司的底层发展逻辑为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近年来,公司逐步推进关键、核心及成本占比较高的零部件的自制,全产业链模式为公司构建了差异化的竞争壁垒和护城河。”上半年,公司持续完善全产业链布局,气囊布已成功实现量产;OPW(一体成型产品)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量产;气体发生器的自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中。
在全球化经营的道路上,松原安全也迈出了坚实一步。今年,公司马来西亚基地举行投产仪式,已陆续开启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定点项目试生产,预计于2025年第三季度达到量产状态。
张毕峰表示:“马来西亚基地前期以总成装配为主,采用智能化管理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追溯,首期引入7条智能装配产线,涵盖安全带总成、锁扣总成、气囊总成及方向盘总成,后续根据市场情况逐步引入上游零部件产线。”
张毕峰坦言:“马来西亚基地是公司践行‘全球化经营’战略的重大举措,也是公司全球化征程的探索,未来公司将以马来西亚基地积累的出海经验持续完善海外市场的布局。”
针对松原安全的业绩表现及发展战略,相关机构人士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松原安全上半年的业绩体现了公司战略升级的有效性。公司投入研发遮阳板气囊、远端气囊等前沿产品,紧跟行业技术趋势和安全标准升级方向,有望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而马来西亚基地的投产,更是其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落子。松原安全在战略布局和执行层面都展现出了较强的前瞻性和执行力,业务发展有望持续向好。”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