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陈红)8月19日,苏州赛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分科技”)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3亿元,同比增长19.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65.92万元,同比增长40.91%。
两大核心业务表现亮眼
报告期内,赛分科技工业纯化与分析色谱两大核心业务板块呈现差异化增长。其中,工业纯化业务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其产品实现销售收入1.2亿元,同比增长28.59%,占总营收比重达65.97%,较上年提升4.53个百分点。从客户结构看,销售额超百万元的核心客户贡献突出,且大客户数量显著增加,客户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尤其应用于药企正式生产或三期临床阶段的产品收入占该板块超六成,成为核心增长动力。细分领域中,公司在抗体(含ADC,抗体药物偶联物)、重组蛋白、胰岛素、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等领域表现亮眼,其中GLP-1相关填料产品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
众和昆仑(北京)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柏文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赛分科技两大业务并非孤立发展,而是形成“主引擎+细分突破”的协同格局。工业纯化业务凭借与下游药企核心生产环节的深度绑定,以稳定需求和高客户黏性奠定营收基本盘;分析色谱业务则在细分检测领域实现快速增长,既拓展收入来源,又通过技术积累反哺工业纯化业务工艺优化,共同构筑起业绩增长的韧性。
从分析色谱业务的具体表现来看,赛分科技糖化血红蛋白检测相关专用色谱柱及分析级填料上半年销售额1153.91万元,同比增长55.17%。在国家糖化检测收费统一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凭借技术与服务优势持续提升市场份额;海外布局上,公司也在加大研发投入、健全产品矩阵,并计划推出新一代HIC(疏水相互作用色谱)色谱柱,进一步巩固国际市场竞争力。
除业务协同外,赛分科技的业绩增长还离不开技术、产能及本土产业升级趋势的多重支撑。技术层面,公司全面掌握微球、表面修饰、官能团配基三大核心技术,软胶/硬胶全线产品自主研发生产,可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核心产品通过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DMF(药物主文件)备案,关键性能对标行业先进水平,在技术支撑、供货周期、价格等方面相较国外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盘古智库(北京)信息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研究员余丰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技术能力是赛分科技的核心竞争力,其优势源于对色谱材料全链条技术的自主掌控。从基础的微球制备到终端的技术服务,公司构建了完整技术体系,避免关键环节对外依赖;核心产品通过国际权威备案,既满足国内高端需求,也为海外拓展提供背书。同时,“产品+全流程服务”的模式深化了与客户的合作深度,形成难以复制的竞争壁垒,助力公司保持行业领先地位。
研发创新与产能建设齐发力
这一技术优势的背后,是持续的研发投入与突破。2025年上半年,赛分科技研发费用达2390.03万元,研发费用率13.09%,不仅完善了琼脂糖基质填料产品线,还推出多款工业纯化新产品,部分定制化产品获规模化采购,充分验证了其研发实力与产品转化能力。
产能作为业务扩张与订单交付的重要支撑,同样为赛分科技的增长提供保障。公司扬州生产基地2021年投产,一期年产能2.48万升,是国内少数具备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企业之一。2025年上半年,该基地实现生产计划与订单交付率双100%,并新增20家客户审计通过,累计达113家。记者了解到,目前,公司正加速推进二期建设,建成后将新增20万升/年产能。
柏文喜认为,赛分科技的产能规划与市场需求形成良好呼应,为业务扩张提供有力支撑。现有基地的高交付率与审计通过率,证明其已具备承接当前订单的能力;二期产能扩建则着眼未来,提前规避产能瓶颈风险。从需求端看,下游制药、食品检测、环保等行业对色谱材料的需求随产业发展持续提升,而这一需求正推动全球色谱柱行业稳步增长,公司通过前瞻性产能布局,既能响应现有客户增量需求,也能承接新客户订单,形成“需求牵引产能、产能支撑需求”的良性循环,为未来增长预留空间。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分析色谱技术主要应用于药物研发及质量检测,作为核心耗材的色谱柱,2025年全球预计产量达450万根,市场规模预计30.3亿美元。随着下游领域发展成熟及技术创新,全球色谱柱行业未来增长趋势明确。
对此,赛分科技相关工作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未来公司将聚焦分析色谱与工业纯化两大核心领域,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本土合作、加快全球化布局等,推动业绩持续增长,巩固行业领先地位。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