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红
7月21日晚间,聚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灿光电”)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作为LED(发光二极管)芯片领域的重要企业,其上半年业绩表现稳健,营收与净利润均实现同比增长,全色系产品布局成效逐步显现,为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攀升
2025年1月11日,聚灿光电“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项目”部分建成投产,主要产品新增GaAs(砷化镓)基红黄光LED外延片、芯片,正式转型为全色系LED芯片供应商。
公告显示,2025年上半年,聚灿光电实现营业收入15.94亿元,同比增长19.5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3.43%。其中,第二季度营业收入达8.63亿元,创单季度历史新高。
产品结构方面,以Mini(迷你)直显、车用照明、背光等为代表的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攀升。其中,聚灿光电开发的Mini LED(迷你发光二极管)直显产品可广泛应用于车载显示、超大型显示及AR/VR(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显示市场;车用产品通过IATF16949等多项车规体系认证,已在部分车型中实现应用。
报告期内,聚灿光电高端产品放量不仅优化了产品结构,更推高了盈利水平,LED芯片及外延片业务毛利率达26.15%,同比提升0.65个百分点。中国城市专家智库委员会常务副秘书长林先平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这一变化意味着公司在产业链中的议价能力增强,盈利结构脱离对低毛利传统产品的依赖,更趋健康。”
持续巩固技术优势
作为技术密集型企业,聚灿光电上半年研发投入达6399.84万元,同比增长5.87%。
从研发成果来看,外延GaN(氮化镓)方面,聚灿光电开发SiO₂/Al₂O₃(二氧化硅/氧化铝)复合衬底外延生长技术并实现大规模量产,突破新型衬底基板性能和良率瓶颈;外延GaAs方面,稳步推进砷化镓产能爬坡,砷化镓Mini产品性能及良率大幅提升,为RGB(红绿蓝)全色系推向市场奠定基础;芯片领域,植物照明用GaN超高光效银镜倒装芯片稳定出货,GaAs相关产品加速客户验证,Mini背光产品通过自主研发高压芯片筛选方案解决技术难题,成功打入知名品牌终端市场。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行业技术演进来看,Mini LED/Micro LED(微型发光二极管)作为显示领域的前沿方向,正朝着更高分辨率、更优性能的方向快速迭代,而聚灿光电在Mini直显领域的技术突破——如波长均匀性和光电性能一致性的行业领先表现,使其具备了参与高端市场竞争的核心底气,这也为其拓展头部客户资源创造了有利条件。”
从市场环境看,LED行业呈现结构性增长态势。根据聚灿光电公告,照明领域,二次替换需求成为主力,预计2028年占比将达78%;国内“以旧换新”等政策推动终端需求扩容,Mini LED/Micro LED、车用LED、农业照明等新兴领域成为增长引擎,其中Mini LED电视加速渗透,会议室、教育屏等场景替代传统LCD(液晶显示器),虚拟制作、LED电影屏等贡献增量;Micro LED技术在转印工艺、良率提升上取得突破,AR眼镜与车载显示成为落地核心领域。
余丰慧认为,当前LED芯片市场增长与智能照明升级形成共振,物联网、人工智能推动照明产品从“光源载体”向“感知交互终端”演进,催生对高可靠性、高集成度芯片的需求。聚灿光电的全色系产品矩阵及Mini/Micro LED技术突破,契合这一趋势,为其带来更广阔的拓展空间。
在此背景下,聚灿光电“年产240万片红黄光外延片、芯片”募投项目预计2026年3月份达预定可使用状态,产能释放后将进一步夯实全色系优势。
不过,聚灿光电仍面临市场竞争加剧、技术迭代加速、高端人才短缺等风险。对此,公司通过“自主创新+开放合作”双轮驱动强化研发,依托省级研发平台构建三级创新机制,深化产学研合作储备前瞻技术;人才管理上,优化留才环境与激励体系,涵养良性人才生态,为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总体来看,聚灿光电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全色系战略转型成效初显,高端产品布局注入发展动力。林先平认为,随着募投项目推进与产能释放,公司有望在LED行业高端化、多元化趋势中进一步提升市场份额,实现高质量发展。
(编辑 乔川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