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业绩变脸拷问财务报告严谨性 亿嘉和、退市园城收警示函

2024-06-21 19:1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桂小笋

    6月21日,亿嘉和和退市园城分别发布公告,公司和相关责任人收到警示函,原因相似:因此前业绩预报与实际业绩差异金额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信息披露不准确。

    对于公司的这些行为,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行业人士认为,财务报告的严谨性不容轻视,公司信息披露不准确造成股价异动的,受损失投资者可以依法索赔。

    业绩预报也要重视严谨性

    退市园城的公告显示,2024年1月31日,公司披露2023年年度业绩预增,预计2023年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20万元至450万元。

    而2024年4月30日公司披露的2023年年度报告显示,2023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7.52万元。公司2023年年度业绩预告中披露的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与年度报告存在较大差异,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此外,在2024年6月1日,退市园城还披露相关公告,对2023年第三季度财务报告中涉及的酒水贸易业务收入、利润数据进行更正,调减2023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1664.95万元,调减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44.01万元。

    类似的情况在亿嘉和也有发生。亿嘉和在2024年1月31日披露公告,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盈利3500万元到5200万元;2024年4月29日,亿嘉和发布更正公告,预计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00万元到-800万元;2024年4月30日,亿嘉和披露的年报信息显示,2023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005.64万元。亿嘉和首次预告业绩与实际业绩差异金额较大,且盈亏性质发生变化,信息披露不准确。

    “业绩预告和财务报告是很多投资者参考、买卖股票的重要依据之一,确保业绩预告、财务报告的严谨,也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投资者。”上海明伦律师事务所王智斌律师对《证券日报》记者解释,上市公司的业绩预报和正式发布的财报,如果出现了盈利变亏损这样的状况,属于超出合理范围的重大差异。

    王智斌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盈利、亏损对上市公司股价带来的冲击是有极大差异的,在此前接触过的相关案例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例如,鸿博股份在今年也出现过业绩‘变脸’的情况,而相关信息发布后,公司的股价有明显异动。2024年1月11日至2024年4月12日买入鸿博股份且在该段时间内未清仓的投资者,有权向鸿博股份及相关直接责任人追索损失。”

    建议多种方式保护中小投资者

    对于公司的违规行为,山东监管局认为,退市园城时任董事长牟赛英、财务总监潘海华有主要责任。公司时任总经理夏珂、时任董事会秘书张鑫未按照规定履行勤勉尽责义务,对公司业绩预告相关信息披露不准确负有主要责任。决定对公司及牟赛英、潘海华、夏珂、张鑫采取出具警示函的监督管理措施,并记入证券期货市场诚信档案数据库。

    江苏监管局认为,王立杰作为亿嘉和财务总监,未能忠实、勤勉地履行职责,对亿嘉和上述违规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决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监管措施。

    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对于上市公司可能出现的违法违规行为,监管措施会有循序渐进的过程,初期通常会采取出具警示函的方式,然后再开展调查,收集证据,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之后,再给予其他处罚认定。

    “对于上市公司的违法行为受到损失的中小投资者而言,在司法体系内向相关方追责,是当前最常用的维权方式,从保护中小投资者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参考配合其他方式来保障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例如,强制回购、归还市场融资等方式,但这些方式执行过程会比较复杂。”盘和林解释。

(编辑 闫立良)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