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丽新 见习记者 靳卫星 李如是
10月27日晚间,云南白药发布的三季报显示,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269.16亿元,同比下降5.1%;归属于股东净利润为23.05亿元,同比下降5.94%。其中,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8.99亿元,同比下降4.1%;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为8.04亿元,同比增长23.97%。
三季报显示,由于处置了部分股票投资及基金投资,云南白药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同比下降49.81%。截止第三季度末,云南白药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为亏损7.52亿元。今年9月份,云南白药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在原有的风险控制措施基础上,严格控制二级市场投资规模,逐步减仓,不继续增持。
三季报还显示,云南白药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大幅下降70.27%。对此,云南白药解释称,主要原因是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279.3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34.12亿元;本期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1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4.65亿元。与现金流回款减少相对应的是,云南白药第三季度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0.45%。
面对大健康赛道竞争加剧的情况,云南白药在今年三季度进行了多赛道布局。
公告显示,今年7月25日,云南白药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人工智能药物研发全面合作协议》。8月2日,云南白药集团医疗科技合肥有限公司搬迁庆典在合肥高新区国家健康大数据产业园顺利举行,该公司将医疗器械作为新业务发力的重要突破口,深耕数字中医研究院和眼健康研究中心两大核心板块。
相较“内卷”严重的快消赛道,云南白药还进军了壁垒高的核药赛道。9月2日,云南白药发布公告称,北大医院、北肿研究所将其合作研发的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SMA)靶向核药相关专利转让给云南白药,三方将共同研发此项目。
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认为,“要扭转业绩下降趋势,云南白药首先应聚焦核心能力,加大医药技术研发力度,围绕工业板块做多元化发展;其次要‘减肥’,砍掉没有前景、与核心能力无关的业务。”
(编辑 李波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