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桂小笋
8月20日,建科机械发布中报,财报显示,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452.70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324.08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母净利润2249.94万元。
建科机械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报告期内,虽然受到了疫情、原材料涨价、物流运输等因素的影响,但公司通过技术和工艺创新、管理优化、效率改革等方式,整体继续保持了平稳的经营趋势。
“公司建立了一支高效精干的研发创新团队,形成了完备的研发组织架构和清晰的研发管理体系。在人才储备的基础上,公司能够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迅速开展科研攻关,并实现科技成果的迅速转化和新产品对外销售。”建科机械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为做好产学研融合,并为公司做好人才储备,建科机械与天津工业职业学院建设“校企联动科学研究与工程技术实践应用平台”,在项目研发、人才培育和引进方面积累了充分的经验。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拥有正高级工程师1名,副高级工程师3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名。
“公司将继续加强对高层次、高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与激励工作,多措并举促进创新人才汇集,打造强大的人才队伍,继续推动公司的高质量发展。”建科机械相关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说。
援引公开信息可知,技术的积累,已经建科机械在技术护城河的修筑上颇有建树。在技术攻关和新品研发的同时,公司积累了大量专利技术,为公司持续打好技术攻坚战、提高自身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扩大国内外市场份额奠定了坚实基础。截至今年6月30日,公司拥有已发证有效专利446项,获得软件著作权16项,发明专利200多项,港澳台及国外发明专利6项。
据悉,建科机械目前的业务开展平稳,经营稳健。公司成立以来,始终坚持智能化中高端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装备及配套软件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并提供智能化数控钢筋加工机器人的整体解决方案,经过二十年的行业深耕与积累,产品已覆盖装配式建筑(包含民用和工程等),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桥梁隧道、地铁城轨、地下管廊、核电水电、水利等各类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城镇化建设及钢筋加工配送中心等众多领域,成为中国智能化钢筋加工装备行业首家上市公司和行业领军企业。
(编辑 田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