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僖
9月15日,利华益维远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维远股份”、股票代码“600955”)成功登陆上交所主板。山东辖区A股的化工板块再添一员以有机化学新材料产品为核心的新军。
“十年磨一剑”,维远股份历经10年发展积淀,打造和完善了一体化的“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产业链。本次发行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包括“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10万吨/年高纯碳酸二甲酯项目”、“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4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等。公司指出,新增35万吨/年苯酚、丙酮产能后,公司将成为国内最大的苯酚、丙酮生产企业;另外新增异丙醇产品产能,会让公司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和完善。
公司董事长魏玉东表示,此次IPO项目建成投产后,维远股份将实现重要原材料丙烯和碳酸二甲酯的完全自主供应,并实现向下游通用塑料领域的纵向拓展,强化产业链优势。
技术实力铸造核心竞争力
维远股份成立10年多来,一直坚持以有机化学新材料产品为核心的主营业务发展方向,公司拥有完整的研发机构和科学的技术研发体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和开拓新市场,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
“化学新材料行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其核心体现在化学反应工艺路线选择、核心催化剂的选用及工艺过程的控制上。”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而国内化学新材料行业起步较晚,国内企业也仍普遍存在自主研发能力不足的情况,对于部分产品尚需通过购买技术许可和服务的方式引进相关技术授权和生产工艺。
因此,近年来,维远股份积极与美国KBR、美国Badger、日本旭化成、日本宇部兴产、美国Lummus等合作,引进本领域国际领先的装置许可、工程设计及技术服务。依托技术引进,含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在内,公司已建成投产70万吨/年苯酚丙酮、10万吨/年异丙醇、24万吨/年双酚A和13万吨/年非光气法聚碳酸酯等生产装置,是国内首家具备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全产品、全产业链的公司。
另外,维远股份还与主要技术许可方Badger、KBR、旭化成株式会社等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
凭借上述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及生产实践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公司不断促进产品的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提升。截至目前,公司产品销往全国20余个省份,遍及国内华北、华东、华中、华南四个区域。客户群体覆盖塑料、医药、化工、电子、汽车、锂电池等多个细分行业。
此次IPO,维远股份募投项目中的研发中心项目建设无疑将进一步提升企业核心技术实力。公司方面也表示将紧紧围绕发展战略,推进实施产学研结合,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制定研发规划及年度实施计划,进行核心工艺和关键技术攻关。
募投扩产拟进一步降低进口依存度
维远股份的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等主要产品均需要从国外进口满足国内需求和供给的缺口,进口依存度较高,因此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均处于较高水平。
为了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扩大公司在国内酚酮产业链的优势地位,维远股份已于2020年11月建成投产“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新增产能21.70万吨/年苯酚、3.60万吨/年丙酮和10万吨/年异丙醇。
有分析指出,未来几年,酚醛树脂和双酚A仍然将是我国苯酚最主要的消费领域,特别是随着国内汽车制造、建材等市场的不断扩大,以及多家潜在聚碳酸酯企业的开工建设,国内对双酚A、苯酚和丙酮、异丙醇的需求量均将不断提高。
此次IPO,维远股份建设第二套35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将满足本企业未来聚碳酸酯装置对双酚A产品和苯酚、丙酮原料的需求,也将满足国内,特别是华北、西北地区对苯酚和丙酮产品的部分需求,减轻进口产品的压力,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
丙烯是维远股份“苯酚、丙酮—双酚A—聚碳酸酯”的重要前端原材料,目前均依赖于对外采购。随着本次募集资金投资项目“35万吨/年苯酚、丙酮、异丙醇联合项目”的投产建成,维远股份苯酚、丙酮实际年产能达到70万吨/年,对丙烯的需求量相应迅速扩大。
公司60万吨/年丙烷脱氢及40万吨/年高性能聚丙烯项目建成后,公司将拥有丙烯产能60万吨/年,除用于聚丙烯生产外,富余部分可基本自主保障苯酚、丙酮装置原材料需求,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并一定程度上增强公司对上游原材料潜在价格波动的风险抵御能力。
另外,近年来中国聚丙烯表观消费量持续呈现增长的态势。未来,在移动互联时代,下游终端消费场景不断丰富、居民健康意识和医疗条件持续改善、汽车轻量化等产业政策和市场环境因素刺激下,预计我国高性能聚丙烯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快速增长,至2025年国内聚丙烯需求量将达到3190万吨,为维远股份创造了良好的发展前景。
魏玉东表示,未来5年,公司将依托现有产业基础,坚持国际技术领先原则,采用绿色化工工艺技术,深耕精细化工产业,建设重点项目,实现产业链的延伸和强化,推动公司实现更高质量发展,尽全力回报社会和广大投资者。
(编辑 张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