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公司产业 > 上市公司 > 正文

沧州明珠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25% 锂电池隔膜产品前景可观

2021-08-26 21:01  来源:证券日报网 赵学毅 张晓玉

    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张晓玉

    8月26日,沧州明珠发布2021年上半年业绩报告。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1.5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33亿元,同比增长124.91%。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教授盘和林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沧州明珠,这个业绩增长是不错的,即使是对比2019年,其业绩也是大幅度增长的。由于当前沧州明珠的业务规模没有形成,整体体量较小,所以关注度不高。同时,可以关注到其业绩发展速度较快的是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说明其受益于锂电池的需求增长。”

    两主营产品销量大幅增长

    锂电隔膜营收同比增加404.91%

    沧州明珠的主要产品有PE管道、BOPA薄膜和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PE管道产品主要应用于燃气、给水等地下管网的建设。BOPA薄膜主要用于食品包装。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应用于锂离子电池,包括新能源汽车锂电池、3C类锂离子电池、电动两轮车、储能及家用电器等。

    沧州明珠半年报显示,上半年公司PE管道塑料制品实现营收7.22亿元,同比减少7.91%;BOPA薄膜塑料制品实现营收3.50亿元,同比增长39.72%;锂离子电池隔膜新能源材料实现营收2.36亿元,同比增长404.91%。

    值得一提的是,沧州明珠还将投资4.45亿元建设年产38000吨高阻隔尼龙薄膜(BOPA薄膜)项目,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提高公司BOPA薄膜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和产品竞争力。

    与此同时,随着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销量的提升,为更好地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沧州明珠将投资6.2亿元建设年产2亿平方米湿法锂离子电池隔膜项目,项目达产后将进一步提高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竞争力。

    北京特亿阳光新能源总裁祁海珅对记者表示:“隔膜作为锂电池产品的四大主材之一,使用量随着锂电池销量的快速增长同步提升,今年锂离子电池的原辅材料都出现了大幅涨价,涨价的原因很简单,就是需求太大、供不应求。在此背景下,沧州明珠作为一线隔膜产品厂家,积极扩产增加产品供应,保证及时供货,进而确保产品可以持续稳定供应给锂电池厂商。”

    新能源汽车行业高景气

    锂电池隔膜产品前景可观

    近年来,随着全球数码产品的不断普及应用,以及新能源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储能电站、电动自行车等动力类应用终端的增长,有力推动了锂电隔膜行业的快速发展。

    新能源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三大核心技术之一。根据高工锂电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电池装机量达到了63.3GWh,市场规模达到了611.84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1786.2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20.59%。

    作为锂电池的关键组件,锂电池行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对锂离子电池隔膜的市场需求。

    对此,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锂离子隔膜电池来说,在当前新能源整体发展高景气大趋势下,锂离子电池至少在短时间内还不会被钠离子所替代,所以整体市场的发展前景还是比较好的,有一定的市场空间。”

    在盘和林看来,“隔膜材料具有一定的技术壁垒,其和锂电池安全性挂钩,需要隔膜材料与高电化学活性的正负极材料具备优良的相容性、微观孔隙结构与孔径分布一致,同时具有合适的厚度、离子透过率、孔径和孔隙率及足够的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和力学稳定性等安全性能。所以锂电池隔膜产品未来前景是相当可观,因为有行业进入壁垒,且锂电池安全性需求越来越高。当然,当前沧州明珠在这个领域的行业地位还有待提高”。

    对于未来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的发展前景,祁海珅认为,自去年以来,新能源电动车的需求快速增长,加上各种造车新势力、互联网“跨界造车”吸引眼球的刺激,可以用火爆来形容,这对锂电池的需求必定是大增,也直接带动了包括隔膜在内的原辅材料价格上涨。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已经从之前的“政策驱动”带动的市场销售,成功换挡为“产品驱动”的市场化需求,这是新能源电动车行业包括锂电池产业最为核心的增长动力。电化学储能市场的启动,也为锂电池市场增添了更大的市场空间,未来5年的储能装机规模很可能达到300GWh,储能市场的锂电池销量会有快速增长趋势,锂离子电池隔膜产品也将随之“水涨船高”。

(编辑 李波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