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学毅 见习记者 林娉莹
近日,社保民生综合服务商德生科技与贵州省铜仁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同意就铜仁市民生“一卡通”项目建设,友好协商签署合作框架协议。
德生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铜仁场景大数据发展基础扎实、发展势头强劲,德生科技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与铜仁谋划建设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合作空间。此次与铜仁市政府的合作,是公司继芜湖城市一卡通成功运行后,在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领域的又一次成功应用。未来将按照“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原则,打通民生数据,努力在铜仁实现“一卡通”业务方案的再一次升华,并加速向全国其他省市推广。
推进“一卡通”服务已成趋势
2020年9月份以来,人社部要求在所有省份共79个地区开展为期半年左右的社保卡“一卡通”创新应用示范建设工作。当前,全国以长三角四省为重点先行落地地区,并吸收有“一卡通”条件的省份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同时研究方案并落地。
目前,在长三角、成渝以及粤港澳大湾区部分地市,第三代社保“一卡通”在政务服务、交通出行、旅游观光、文化体验、待遇补贴领取等方面已开始有更广泛的应用,并逐步建立以社保卡为载体的居民服务“一卡通”推动社保卡实现跨地区、跨部门应用,形成线上线下应用服务一体化。
以安徽芜湖为例——全国首个以第三代社保卡为载体建设“居民服务一卡通”的试点城市,德生科技已为芜湖惠民服务“一卡通”的建设提供从产品开发、应用及运营等多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支持。根据芜湖文明办官网最新信息,芜湖市民持卡“靠一靠”乘坐公交,日均刷卡超24万次;市民可持第三代社保卡在全国278个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城市乘坐公交、地铁,长三角城市刷卡记录覆盖率已达90%以上,启用持社保卡在图书馆借阅图书,不再发放借书证、阅览证、典藏证、少儿证等4项借书凭证;在政务服务领域,实现电子社保卡扫码办理,34项社保业务实现“零”材料办结。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介绍称,当前,第三代社保卡已不仅只是一张能证明身份的卡,它能与各相关部门合作,为各部门各地区在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劳动关系、职业培训、人事考试、惠民惠农补贴发放、待遇发放等提供服务支持。与此同时,还将逐步实现社保卡在政务服务、惠民惠农、就医购药、金融服务、智慧城市、信用服务等领域的“一卡通”应用。社保卡将真正成为政府民生服务的重要载体和基础设施。
有券商研究报告预测,随着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2021年起第三代社保卡将会获得大力推广,社保卡一卡多用和全国通用趋势将越来明显,我国社保卡将由人社部的“部门卡”升级为“政府卡”,通过不断叠加金融、交通等部门的信息和下游不断拓展的应用场景,辅之以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管理方式,其承载的数据量或将爆发增长,人社信息化发展有望迎来黄金期。
未来受益人社信息化全面提速
据人社部截至2020年9月底的数据显示,第三代社保卡累计发放5808万人,渗透率仍不足5%,人社部同时要求自2021年起所有地区新发、补领和换领社保卡时,全面采用第三代社保卡,并加快签发电子社保卡,实现“一卡通用,一网通办”。与此同时,人社部制定了2020-2022年信息化便民服务创新提升行动,将人社信息化建设作为一项全局性基础工作。其中特别强调推动”一网通办”、“一卡通”应用目录,重点业务和高频数据先行先试,推动省级平台系统与全国性平台互联互通,建成全国跨层级部门数据充分共享、业务服务跨省“一网通办”、群众线上线下“一卡通”的便企利民服务体系。
业内预测,此举将导致人社部门承载的数据量或将爆发增长,同时对人社部信息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外,每张社保卡本身的信息量将获得上百倍的提升,为政府部门精准掌握信息提供了可能,也为其快速和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了条件。今后,当社保卡完全成为政府卡后并叠加了多种服务后,其使用量或将增长超过百倍,因此,整个人社信息化行业产业链将迎来爆发机遇。
作为国内少数覆盖人社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商,截至目前,德生科技社保卡相关服务覆盖超过25个省份、150余个地市,在全国所有地级市的覆盖率已超过50%,居民服务“一卡通”场景建设合作已签约近70个城市。在“一卡通”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德生科技通过各类场景运营,逐步积累了海量的各种数据。而德生科技自去年就启动了城市社保运营服务系统的全面升级,并逐渐形成了“大数据后台+技术中台”的总体技术架构,能够真正为“一卡通”等城市“前台”服务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德生科技在人力资源领域已经获得更多进展,其主要以“政府搭台+服务唱戏+市场运作”的模式,搭建人社就业大数据服务平台,截至目前,该人力资源大数据服务平台已在全国16个省份,150余个市县区落地,超过一百万人通过该平台精准就业。
“公司就业大数据服务平台通过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协助政府部门以多元化线上采集方式,形成当地企业用工需求和人力资源供给数据库,并基于数据分析进行准供需匹配,面向招聘企业和求职者提供精准就业服务促进实现就业;同时为政府就业部门提供精确的企业用工监测、求职需求分析服务。”德生科技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介绍称。
(编辑 上官梦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