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当下暑期档最热的影片是哪部,想来大家都会异口同声地说,必须是《哪吒之魔童降世》!一句“我命由我不由天”!不仅令观众们激情澎湃,票房市场屡破纪录,更是连带着出版方光线传媒,也一扫之前的“疲软”,迎来大涨的春天。
哪吒大热屡破纪录
7月26日,《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一举打破了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票房突破1亿元,仅用时1小时29分!
不仅如此,上映30小时,《哪吒》票房破3亿元,刷新国产动画电影“最快破亿”纪录。
这还没完,29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官方微博宣布,截至7月29日15点38分,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简称《哪吒》)票房已破8亿,再度刷新国产动画电影单周票房新纪录。
我天,30小时破3亿元,79小时票房突破8亿,《哪吒》以几乎每隔10小时就达1亿元的速度,向大家展示了好动画电影的“吸金能力”到底有多强!
而且,上映第3日单日斩获票房2.7亿元,不仅创了国内动画电影单日票房的最高纪录,也同时刷新了国内动画电影首周票房、单周票房两项新纪录。
猫眼专业版预测,《哪吒》的内地票房有望达到17.95亿元,或许将创国产动画影片的各项纪录!
截至目前,该片在豆瓣、淘票票、猫眼三家平台的评分分别为8.7、9.6、9.7,多家机构给予的票房预测在15亿元至20亿元之间,有望突破《大圣归来》,成为国内首部破10亿元的国产动画电影。
这一项项数据真是激动人心,不仅表现了国产动画片实力的不断增强,更可谓是我国影视业的一注强心剂。
那么,作为《哪吒》出片方的光线传媒,又有怎样的数据呈现呢?
哪吒热光线涨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刚说完电影市场的大热,我们来看看股市又是如何景象。
作为《哪吒之魔童降世》出片方的光线传媒,从7月初的不到7元,涨到7月26日电影开映价格超过8.50元。
虽然之前可谓是“一马平川”,但进入7月之后,有着这样亮眼的上升图,真是激动人心啊。看来,果然还是要靠实力说话才行。
可是,我们再往前看,就会发现,光线传媒这数据,好像有点不对啊?!
果然“风物长宜放眼量”,不能只看短期漂亮。如果单纯因为近期的涨势喜人就盲目买入,那么看看过去曾经跟风热片,而被北京文化支配的恐惧就知道了。
想想大热的战狼2、我不是药神,流浪地球,哪一个不是票房“春药”?影片叫好又叫座,影星、制片方也都赚得盆满钵满。但同样的,大热之后的股价,却哪一部又不是会“均值回归”的?!
所以说,涨时固然可喜,但正所谓“满招损”,过了就难免会“伤心”啊。
那么,能造就火遍全国《哪吒》的光线传媒,到底有着怎样的过去呢。
营业总收入下降归属净利润却大涨
2018年年报显示,光线传媒实现营收14.92亿元,同比2017年下降19.09%;而且扣非净利润亏损2.85亿元,同比2017年下降161.73%,更是自从2011年上市以来扣非净利润的首次亏损!
有细心的小伙伴可以发现,虽说扣非净利润亏损了,但是为什么归属净利润竟然同比增长了68.47%呢?总营收才14.7亿元,归属净利润却能达到13.7亿元,这又是从何而来的?
先别着急,这就不得不提到前不久,光线传媒新公布的今年上半年业绩预告了。
7月15日,光线传媒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8500万元至1.05亿元,同比下跌了有95%!
针对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的情况,光线传媒解释称,电影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下降,主要是报告期内的电影成本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所致;电视剧业务利润较上年同期小幅下降;上年同期,公司确认了出售所持有的新丽传媒集团有限公司的股权产生的投资收益较高。
这就不得不令人好奇,上半年同期出售的股权到底卖得有多好?不仅使得当年的全年归属净利润大涨,同时还使得今年同期对比下来数据近乎“腰斩”。
营收下跌,而归母净利润增长,这归功于光线传媒“变卖”所持有的投资股权。光线传媒在2018年3月10日,向腾讯出售了其所持的新丽传媒27.64%股权,取得投资收益33.17亿元!
据报道,光线传媒于2013年10月获得的这部分股权,价值为8.29亿元。这么4、5的光景,光线传媒一进一出,就直接获得了超20亿元的收益!
不仅如此,据壹娱观察统计,自2013年投资新丽传媒将其并入财务报表以来,新丽传媒2013年-2017年的6年间,分别为光线传媒贡献1.27亿、1.31亿、1.17亿、1.56亿、3.56亿,其中2017年新丽传媒贡献利润更是占到了公司总利润的44%。
我天,好厉害!什么是成功的投资,什么是成功的收购?这就是啊!
2018年年报显示,光线传媒获得投资收益28.83亿元,同比增长118.15%。光线传媒投资活动现金流入为59.7亿元,同比增长了270.61%。而投资活动现金流出为38.85亿元,同比增长了91.39%。
所以说,2018年的数据,多亏了这笔股权出售,不然,如若抛开出售新丽传媒股权所获收益,2018年光线传媒将会出现巨额亏损。
也正因如此,在2018年的年报发布后,光线传媒的便迎来了下跌。截至4月30日,公司报收7.77元/股,总市值为227.9亿元。
同时,壹娱观察注意到,2018年光线传媒的电影、电视剧等产品营业成本出现普遍提高,更糟糕的是毛利率却在大幅下降。光线传媒2018年电影及衍生品的营业收入为10.77亿元,同比去年下降了12.99%。而营业成本为7.31亿元,同比增加了5.4%。另外电影及衍生品的毛利率较上年同期却下降了11.83%。
选择动画投资不断主营疲软怎么办
曾有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分析师告诉《证券日报》记者,光线传媒在动画领域占据超过一半以上的市场,头部动画工作室都与其有关联,目前国产动画市场份额远未饱和,未来动画将成为光线传媒成长的有力支撑。
2018年以来,国内电影市场步入低谷,多家影视公司出现亏损。据市场研究机构艺恩《2019年上半年电影市场景气洞察》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电影票房为311.7亿元,同比下滑2.7%,是2011年以来首次半年度下滑;总观影人次为8.08亿,同比减少10.3%;国产影片票房157.54亿元,同比减少16.94%。在《哪吒》出现前,国内影视行业处于“冷场”状态。
公开数据显示,2017年国产动画电影票房约为13.53亿元,在总票房中占比仅为2.4%。到了2018年,国产动画电影虽然票房略有提升,达到16.85亿元,但占比也只有2.8%。
这样看来,光线传媒选择动画板块,不走寻常路,明智么?
通过往期历史看,光线传媒以弯道超车的形式,直接深耕动漫电影市场,成立了彩条屋动漫集团。而这些年来,也创作了不少精品,如《大圣归来》、《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秦时明月》等等。
早前,王董事长更是曾在多个公开场合上表示,要成为一家像迪士尼一样的娱乐传媒集团。这样深耕的背后,确实也可以理解王董的“野心”。
光线传媒在2018年年报中曾提到,动漫业务板块是公司在横向领域内优势最明显的业务板块,也是最具发展潜力的业务板块之一,已经并将持续在提高公司利润率、驱动其他业务、巩固公司行业地位等方面贡献巨大力量。
并且,在2015年前,光线动画部在两年内就接连投资了13家动漫公司,其中包括制作《大鱼海棠》的彼岸天,拥有《秦时明月》的玄机科技,拥有《昨日青空》的青空彩绘等等;2015年后,光线成立了“彩条屋”动漫集团,开始投资新的动漫公司,目前为止彩条屋系动漫公司已增至20多家,其中包括了《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创作团队十月文化。
可以说,光线几乎已经将中国动漫圈最有潜力的创造者们尽收麾下。也正是这样的买买买,好了可以分享利润,形势不好了,也可以转手卖出。如果再能像去年的新丽传媒那样,转手赚个几十亿,才是最好滴。
但是,据猫眼专业版显示,2015年至今,光线传媒共参与14部在国内院线上映的动画电影,以上影片累计票房达到24.67亿元。但具体到单部影片可以发现,只有5部作品的票房实现过亿元,占比为35.7%,其余9部作品的票房均在千万元,甚至是百万元的级别。
也正是这样的“潜在危机”,才是对于光线传媒而言,最需要注意的问题。毕竟买买买也不能是长久之计,只有自家企业能不断持续、稳定地输出高质量产品,不仅创营收,更能占据行业领先优势,才是最主要的。而这,才是未来中国迪士尼的发展方向。
结语
如今的《哪吒》不仅再次掀起了国产动画的浪潮,同时也为今年的国产电影市场,带来了一波春风。对于光线传媒而言,这只肥羊怕是没跑了,但总是指望一只羊,对于一家市值两百多亿元的企业,还是略显“单薄”。
希望光线传媒在收购企业逐渐占据市场的同时,不断带来更多、更好的动画产品。看看《流浪星球》和《哪吒》就知道,中国电影市场不会亏待你,高产优质的企业,投资者们,也自然会另眼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