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思文
作为一个投资新三板市场八年的老兵,同时也是一名从事沪深A股投资多年的公募基金经理,在北交所开市之际,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向《证券日报》记者分享了其在上述市场多年的投资经验,并就北交所开市的意义及相关投资策略进行了最新解读。

北交所时代新三板开启全新篇章
万家基金基金经理叶勇对记者表示,北交所的设立对新三板有着重大的历史性变革。
叶勇认为,在顶层设计上,“打造服务创新型企业的主阵地”这一定位,首次从顶层设计层面确立了北交所的历史地位,全面扫除了制度性障碍,对后续的改革、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北交所在上市条件上借鉴了科创板的框架体系,但又把含硬科技在内的更广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囊括进来,是多层次资本市场不可或缺的部分。”叶勇对《证券日报》记者说道,我国企业99%以上是中小企业,它们是北交所发展壮大的宽广土壤,以此为支撑,这个市场必将走出一批批卓越的科技型上市公司,前景广阔。
不能简单套用A股投资策略
不过,叶勇提出,北交所在企业类型、风险特征、行业类型、流动性等方面,与沪深A股仍有明显差异,投资北交所不能简单套用A股的投资策略和方法论。
叶勇对《证券日报》记者分析称,“北交所企业以创新型中小企业为主,体现出高成长、高风险的特征,行业类型以制造业和信息技术行业为主,缺乏一定的流动性。那么,在A股市场行之有效的行业轮动、量化投资等策略显然无法适用于该市场。”
叶勇认为,北交所行之有效的投资策略应该是:以行业赛道研究为导向,自下而上精选个股,中长期持有,赚成长的钱。所以,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采取两年定开的产品形式,我认为是正确合理的。此外,鉴于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在投资研究方法上,也需要很好的借鉴股权投资的一些经验和做法。
高成长股是投资北交所主线
具体到当下,如何掘金北交所市场?叶勇对《证券日报》记者提到了两大机遇:第一,关注北交所公司的估值随着流动性改善向沪深市场靠拢的机会。第二,寻找高增长潜力的专精特新企业投资机会。当然,后者是我们持续耕耘该市场的核心策略。
对于到底改如何选择高成长股?叶勇认为应关注三个方面:首先是行业赛道。在该市场,我们重点关注中高端制造业、信息技术和其他新兴产业的投资机遇。其次是团队。对创新型中小企业而言,核心的竞争力来自于人。可以说“投资就是投人”,投资研究实践中,我们将重点考察北交所公司的团队背景、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结构、内部决策机制、企业文化等。最后是企业基本面。重点关注企业核心技术水平、市场前景、市场能力、财务指标等。
“总之,以行业赛道研究为导向,自下而上精选高成长个股,中长期持有,赚成长的钱,这是我们掘金北交所市场投资策略的基石。”叶勇最后对记者坦言。
(编辑 孙倩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