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马薪婷
有句话叫“男人不坏,女人不爱”。犹如基金经理对A股的感情,它的不确定性、难以捉摸性、较高的波动性等等,都令基金经理“敬畏”着;但是同时,它的难以征服性、富有挑战性,又让基金经理“爱”着。
同样拥有海外发达市场16年的投资经验,没有走进A股,游凛峰不甘心,张自力也不甘心,他们都舍弃海外成就选择回国,近距离接触中国市场,贴近A股。张自力说:“就像要学游泳,不跳进水里,很难感受到真实的困难。”
张自力是一个遵循“科学”、充满自信的人,他对自己一直以来都有“科学”的规划。当年江西省高考第二名的成绩,他选择了物理,“当时正值科学的春天,我觉得自己能在物理学上做出成绩,就选择了近代物理学专业”。
在中国本硕博连读,但张自力崇拜史蒂文·温伯格,奔着这位197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而求学美国。不是说说那么简单,他做到了。随着视野的开拓,期待多学科、多领域发展的张自力,又拜了普利高津门下。他每次给自己定的目标不是望尘莫及的,而是力所能及的。这也培育了他做事情的自信心。
对于美国市场,不同于市场上有关于美股估值偏高的说法,张自力及其团队坚定的认为,通过估值模型的测算,目前美股的估值是低估的。“美国市场从2009年到现在一直很好。很多人认为美国市场是七年一个周期,但是从美国历史上也能看到是有超级周期达到10年以上的,目前来看牛市也是在超级周期里面的。”
无论是投资美股还是投资A股,张自力都是采用量化模型选股。按照嘉实美国成长基金合同约定,该基金的投资仓位不低于90%,不禁令人心生疑问,一旦出现比较大的风险和偏差,这个量化模型将怎样应对?张自力坦言:“对于仅有的5%的空间主要用来应对运营方面的情况,组合对择时方面的操作,是通过调整持仓来实现的。模型通过投资标的的调整,选择一些风险较低的标的。模型也会在多因子的权重里做一些调整,看更侧重于哪方面,是收益还是风险。我们每个月都会对模型进行更新,但是因子之间的权重调整会比较小。”即便在A股,张自力管理的基金也保持着较低的换手率。
因为估值的问题,张自力选股时“只在大盘股里选,基本不去动小盘股”。此外,他们投资上注重止损,注重投资的税收有效性,会利用税收策略弥补损失空间。
与4年前相比,现在的张自力对市场更加敬畏又充满自信。他要用科学技术的手段,理性投资挑战A股。他不断强调,“人工智能的应用在解决传统量化模型在A股的投资实践上的缺陷非常有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