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动态 > 正文

“明股实债”引争议 法律人士:投资回报的强制性和可预期性是判断关键

2023-12-05 19:18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宁

    近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因回购协议条约令各方“闹掰”的事件频发。12月5日,江苏博爱星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森向记者表示,今年以来,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通过回购达到退出的目的案例越来越多,但从实际来看,回购协议泛滥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发展业态。

    据他观察,回购频发背景下,投资方更多关注被投公司能赚多少钱,以及考虑如何更好地让创始人回购更多股份。孙森认为,“回购协议泛滥,大家都在担心风险,只考虑坏的方面,不考虑好的方面,并不是一个健康的、良好的发展业态。”

    据了解,私募股权投资行业触发回购条款的事件频发,股权投资有“明股实债”的趋势。孙森表示,“明股实债”并不属于法律概念,它只是实务中大家达成的共识,属于一种创新型的投资方式,名义上是股权投资,实质上是债权投资。

    对于到底是股权投资还是“明股实债”,孙森认为,一般来说监管机构和司法机关要从回购方式、风险承担方式、是否参与公司经营管理等来判断。“明股实债”将股权投资债权化的关键就在于投资回报的强制性(保本保收益)和可预期性(不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固定收益),以此来判断是否为股权投资或“明股实债”。

(编辑 李波)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