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的30个交易日里,中证转债指数共走出22根阳线,累计涨幅达到9.35%
■本报记者 吕江涛
2019年以来,A股市场触底反弹,尤其是春节假期之后,股市更是连续大涨,让很多基金的单位净值都大幅增长。
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去年表现不佳的可转债基金在今年一反常态、涨势如虹,82只可转债基金在今年以来的平均回报率超过5%,在同类基金中整体涨幅居前。
对此,有业内人士指出,可转债风险相对可控,而且可转债当前溢价估值偏低,具有性价比,处于配置良机。而从供给角度来看,今年可转债发行规模有望同比大增,银行等金融行业仍然是发行的主力。
中证转债指数持续上涨
可转债基金回报率靠前
去年,伴随不断出现的上市首日即破发现象,可转债行情持续低迷,可转债基金业绩也不甚理想。而今年以来,可转债一改去年的低迷窘况,悄然走出了一波整体上涨的小牛行情,赚钱效应开始显现。
截至昨日收盘,上证综指今年以来涨幅达10.5%。而伴随着A股市场的反弹,可转债市场也涨势喜人,今年以来的30个交易日中,中证转债指数有22个交易日上涨。截至昨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报305.73点,盘中触及308点,更是创出近一年来的新高,年内涨幅达9.35%。
伴随着可转债的连续上涨,可转债基金自今年年初以来业绩同样气势如虹,在债券型基金中的整体业绩表现最佳。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今年债券型基金中回报率最高的10只基金中,可转债基金占7只,且最高回报率已接近10%。
Wind数据显示,纳入统计的82只可转债基金今年以来没有一只亏损,平均回报率超过5%。其中,华富可转债、鹏华可转债、华商可转债A等产品收益均超过9%;南方希元可转债、博时转债增强A、国泰可转债、中欧可转债A的收益率则都超过了8%。
在行情回暖的背景下,机构对可转债也一改去年的看衰观点,2019年以来多家机构开始“唱多”,认为可转债或将成为市场“金矿”。
财通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指出,目前,可转债市场的估值依然较低,若以BS模型(布莱克—斯克尔斯期权定价模型)解析,价格被低估的可转债共84只。根据计算的理论价格,被低估的可转债共105只。因此,可转债具有较高的配置价值。
国都证券近期的研报也指出,可转债是极少数可以同时享受利率下行以及权益市场回暖的品种,宽松货币环境下的利率下行依然有利于可转债估值的提升。而同时,可转债所包含的期权属性又可以让可转债享受到权益市场的反弹行情。
基金公司加紧布局
新成立11只可转债基金
事实上,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基金布局可转债的热度明显提升。据《证券日报》记者统计,2018年下半年以来,包括广发基金、南方基金、工银瑞信基金等多家大型基金公司在内的基金公司相继成立了11只可转债基金。此外,易方达基金还发行了易方达鑫转招利混合基金,最高可把95%的资产投资于可转债,布局可转债意图明显。
多家基金公司都表示,作为股、债两市的连通器,可转债既可以持债到期获取固定收益,也可以在股市向好时分享股票上涨收益,是经济复苏拐点附近、大类资产切换期的合适标的。另外,相比纯债市场,可转债市场回报来源更多,获利空间更大;相比股票市场,可转债市场出清幅度更高,当前溢价估值偏低。因此,继续看好可转债的投资机会,将积极布局相关基金。
国信证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第四季度,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转债市值约459亿元,绝对规模创下2015年以来的新高,相比2018年第三季度末上升约19亿元,相比2017年第四季度末上升约173亿元。
细分来看,除可转债基金和中长期纯债型基金外,其他公募基金持有的可转债市值也均有所提升。其中,混合型基金、二级债基和一级债基持有的转债市值提升幅度最为显著,分别从2018年第三季度末的124.46亿元、168.14亿元和50.84亿元上升至2018年第四季度末的143.61亿元、170.06亿元和52.44亿元。
此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了解,目前还有多只可转债基金正在排队待批。由于等待获批的时间较长,部分基金公司正在清理部分债基,打算腾出仓位来配置可转债。
300点大反弹引爆市场热情 公募基金迎十年来最佳开局2019-02-20 06:57
基金销售“乱局”亟待市场出清2019-02-20 06:50
两家基金公司股权转让尘埃落定2019-02-20 06:45
股市强劲反弹 基金公司加大偏股基金推广力度2019-02-20 06:45
赚钱效应逐步恢复 52只偏股基金年内涨幅超20%2019-02-20 06:44
| 21:22 | 吴晓求、滕泰、贺强……多位专家论... |
| 21:21 | 拟收购两家半导体企业!这家公司明... |
| 21:03 | 积极把握市场机遇 海新能科2025年... |
| 20:50 | 康力源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5671万元... |
| 20:48 | 支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突破 何享健青... |
| 20:31 | *ST生物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8343.... |
| 20:30 | 双鹭药业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4.59... |
| 20:18 | 化妆品监管科学与产业高质量发展论... |
| 20:15 | 远大医药近视新药GPN00884启动中国... |
| 20:09 | 第三季度净利润创近11个季度单季新... |
| 19:56 | 华瓷股份前三季度营收净利润均实现... |
| 19:55 | 富邦科技:2025年前三季度营收10.1... |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扫一扫,加关注
扫一扫,加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