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闫晶滢
2019年1月10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光华思想力”REITs课题组发布《中国基础设施REITs创新发展研究》(下称《报告》)。
《报告》称,中国基础设施存量规模超过100万亿元,若仅将1%进行证券化,即可撑起一个万亿元规模的基础设施REITs市场。发展基础设施REITs可以盘活存量资产,降低宏观杠杆率,化解地方债务风险。
具体而言,《报告》从多个角度测算了中国基础设施REITs的潜在市场规模。从基础设施存量占比角度看,截至2017年末,中国城镇基础设施累计投资额达到113.68万亿元。REITs作为相对合适的资产证券化产品,若能在中国鼓励和推广,按百分之一的证券化率计算,即可以达到万亿元级的REITs市场规模。其中,收费公路作为较为合适的REITs基础资产,以REITs为方向的证券化率较高,若能达10%,则仅该类资产便可达到8000亿元以上的市场规模。
从经济总量占比角度看,2017年中国GDP总值为82.7万亿元人民币,折约12.3万亿美元,同年美国GDP总值为19.4万亿美元。截至目前,美国基础设施REITs与MLPs的资产总市值将近5000亿美元,占美国GDP比例为2.58%。以此比例计算,未来中国基础设施REITs市场规模将达2.1万亿元。而考虑到中国的基础设施占经济的比重大约为9%,而美国和欧洲国家的这一比重大约仅为2.5%,中国基础设施REITs占GDP的比重可能更高。
《报告》指出,基础设施REITs的引入,有望改变中国基础设施传统投融资模式。中国基础设施传统投融资模式下,存在投资效益不一、融资渠道狭窄、资本退出困难等问题,导致地方政府债务负担重;而基础设施REITs拥有其他融资方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特点,与基础设施领域资金需求非常匹配,无论在宏观经济层面的降杠杆、补短板,还是在基础设施行业的投融资模式改革,以及微观层面的企业竞争力提升等方面,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最后,《报告》提出三条建议:一是尽快出台REITs规则,并推出试点产品。建立REITs发行、上市、信息披露和监管规则,并充分考虑基础设施资产的自身特点,以体现与一般持有型不动产的区别。二是给予税收支持政策。建议监管部门根据基础设施REITs“公众拥有、公众使用、公众受益”的特性,在企业所得税、增值税、印花税等方面给予配套支持。三是培育投资机构和市场专业机构。建议适当降低REITs产品投资和转让门槛,高度重视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教育工作,加强专业型人才的队伍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