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何文英
“二手装备流转处置不畅的问题导致国内市场的‘堰塞湖’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行业转型升级的痛点。”近日,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董事长刘飞香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工程机械行业二手装备市场的症结。

全国人大代表、铁建重工董事长 刘飞香
“从2005年起,国内装备制造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设备市场保有量急速增长,二手装备的交易、流通也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随着国家环保政策的收紧以及各主机厂置换销售占比不断扩大,国内的二手装备存量将进一步扩大。”刘飞香认为,二手装备交易量迅速扩大,标志着高端装备制造业市场逐渐进入迭代升级阶段。
刘飞香以工程机械闻名的湖南为例说道:“如湖南作为拥有三一集团、中联重科、铁建重工、山河智能等国内装备制造业龙头企业的省份,新机外贸出口量占全国出口量的25%左右,但在二手装备产业链,其出口贸易占比不到湖南省新机外贸出口量的1%,每年出口不足500台。”
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二手装备出口呢?刘飞香进一步指出,目前二手装备出口现状面临着几大问题。首先是二手装备交易税费规则缺失,面临着“依据什么开票?”“谁来开票?”“开票后合不合规”“无出口退税”等痛点难点;其次是二手装备标准体系不规范,价格不透明、信息不对称、以次充好产品等问题层出不穷;第三是二手装备交易展示平台不健全,多以贸易商个人零散的客户资源维系,集聚性与延续性相对较差;四是二手装备售后服务不完善,主要部件均为国产,国产配件在国外渠道少,维修不方便。
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二手装备行业出口交易机制,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引发了刘飞香的深思。刘飞香认为,湖南作为先进制造业的高地,具备雄厚的产业基础、强劲的科研实力、前瞻的产业布局以及重大平台蓄势赋能,在开展二手装备出口改革中已然具备了先行先试的优势和条件。
针对二手装备交易出口的问题和痛点,刘飞香结合湖南装备制造业的现有基础和条件提出了三大建议。第一是建议以湖南自贸试验区作为试点,率先探索二手装备出口交易税费新规则,帮助和推动二手装备出口相关企业大胆闯海外市场、安心规范赚钱。具体而言,刘飞香建议从建立税费标准、规范开票主体、完善政策支持等方面着手。
第二建议支持湖南率先开展二手装备出口相关团体标准体系建设,构建二手装备价值评估标准、再制造标准,同时建立具有独立资质的第三方检验检测机构,增强二手装出口市场交易信心。
第三建议支持湖南成立二手装备出口行业联盟,通过行业联盟建立行业自律公约,规范行业秩序,促进二手装备出口行业有序发展。
(编辑 张明富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