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冀川 韩昱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下称“进博会”)上,占据了两个场馆的消费品展区汇聚了国内外众多消费品领域企业,消费新趋势正扇动翅膀,推动国内消费升级。
科技带来消费品质、体验多重提升
“达能今年将展出一百多款、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食品。”在达能展台上,工作人员介绍,作为进博会的“铁粉”,达能从首届进博会开始就加入进来,此次还带来了为中国消费者定制的全球首发新品。

达能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展品 韩昱/摄
“六年来,达能与进博会‘同频共振’,紧抓开放发展机遇,持续推进本土创新,加快科研成果落地,取得了喜人的佳绩。”达能中国、北亚及大洋洲总裁谢伟博(BrunoChevot)表示,“今年年初,达能发布了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振力征程’,进一步锚定了通过食品引领健康、促进绿色发展和社区繁荣的发展方向。这一发展方向与‘健康中国’‘美丽中国’战略高度一致。”
此次进博会,达能除了各类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食品,更通过裸眼3D、5G、AI等一系列科技,在视觉和听觉上带观众深入了解健康科研、智能绿色食品制造,还让观众可触、可感、可尝。

达能工作人员向观众介绍智能工厂 韩昱/摄
作为全球百年果蔬品牌的都乐在今年进一步扩大展台面积,携多样化的高品质果蔬产品亮相进博会。都乐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以及消费结构的升级,榴莲因其丰富的营养和独特的风味倍受国人的喜爱,都乐在数十种主流品种中,选择“普雅”品种,推出都乐黄金普雅榴莲,是此次进博会的首发产品。为了方便消费者品尝,都乐还推出鲜剥黄金普雅榴莲、3D锁鲜装黄金普雅榴莲等便捷的包装形式,即开即食。

都乐展台消费者体验榴莲产品 郭冀川/摄
食物浪费一直是一个全球性问题,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会造成温室气体排放。此次都乐就展示了可持续发展项目“水果变皮革”。都乐与合成生物新材料研发企业将高品质果蔬在快速流通中因海运所产生的生鲜废果,作为营养源与蘑菇菌丝混合,经一系列培育与发酵,成为可用于制作100%生物基的环保皮革。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企业也成为此次进博会的亮点。睦朋得野生蜂蜜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张同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睦朋得2015年在非洲开办蜂蜜工厂,通过进博会平台,各地的经销商开始关注到我们,中国采购方对来自非洲的产品非常感兴趣,他们首先是在进博会上成为我们产品的使用者,一段时间后就有可能成为合作商。而且,随着中国物流公司和电商平台在非洲蓬勃发展,以前商品海运到中国需要3个月时间,现在已经缩短到了40天,极大地减小了企业在销售环节上的时间成本,减缓了库存压力。
数字技术支撑消费升级
在扩大内需战略的大背景下,如何更加有效地通过加快消费提质升级来带动经济全面持续增长,是各方普遍关注的一个话题。
进博会期间,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消费主题分论坛举行。会上,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公布了一组数据,2022年消费品进口额达1.93万亿元,占进口总额比重10.7%。今年以来,中国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和扩大,前三季度社零总额达34.2万亿元,同比增长6.8%。刚刚过去的中秋、国庆假期,消费市场人气足、销售旺,全国重点监测零售和餐饮企业日均销售额增长8.6%,重点商圈客流量增长1.6倍,充分展现了中国经济的澎湃活力。
盛秋平表示,激发新型消费潜能方面,在消费升级和科技赋能双重驱动下,新型消费蓬勃发展,积极促进绿色、低碳、可持续消费,支持健康、智能、时尚消费,发展消费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更多沉浸式、体验式、互动式消费场景,加强部门协同,推动商旅文体界融合发展,不断提升服务消费品质。
随着5G等新技术的应用,新的消费形态和消费模式层出不穷,云工厂能以极低成本、极快速度组织生产,电商直播让消费者更多元地了解产品价格、属性,数字技术不仅支持消费完成,更支持不断涌现的消费场景和对接消费诉求。
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会长江小涓表示,数字技术能支撑更多、更快的新型消费品和新型服务的创新,新的商业模式创新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选项来支持消费。数字贸易能支撑更多的消费商品和服务进口,为国内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多元化的消费选择。此外,数字金融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消费信贷和其他金融服务,并以扩大就业和嵌入到各种场景等多种渠道来支撑消费提质增量。
“数字技术介入消费领域后,会带来行业产品与服务品质的提高和消费规模的放量,我对下一步数字技术支撑更多的消费增长、消费品质的提升有很大的信心。”江小涓说。
(编辑 才山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