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7.5万亿元现金管理类产品 整改“冲刺”

2022-11-23 06:21  来源:上海证券报

    11月22日,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进入40天倒计时。

    上海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当前银行及理财公司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进度不一,部分公司提前按照监管要求完成了整改任务;部分公司先扩张再整改,11月刚进入最后冲刺阶段,按监管要求压降规模、调整产品形态等。

    “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过后,收益率和流动性或出现小幅下降,对投资者吸引力减弱。各机构正寻找破局之法。”华东一家城商行人士表示。记者采访了解到,银行及理财公司已准备整改到位后发力,或“抢先一步”布局替代产品来承接外溢需求。

    规模先升后降

    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整改压力,主要在于规模压降。

    去年6月,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联合下发《关于规范现金管理类产品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下称“新规”),其中明确整改过渡期将于今年年末结束。

    不过,临近过渡期结束,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却一度呈现先升后降态势。普益标准的数据显示,今年8月至10月现金管理类产品持续攀升至7.8万亿元,11月后显现下降趋势。截至11月21日,现金管理类产品存续规模约7.5万亿元。

    “前期规模一直稳步增长,目前正在按序推进压降。”华北一家理财公司人士告诉记者。中金公司研究部表示,部分理财机构正利用最后窗口期,将高收益流动性管理工具作为获客的抓手,通过现金类产品揽储客户。当前不少银行的现金管理类产品年化收益率保持在2.5%至3%之间,优于货币基金和活期存款,吸引力较高。

    “尽管新规的要求与货币基金相匹配,但在过渡期截止前,现金管理类产品相对货币基金仍有一定的相对收益,可以吸引更多投资者。”理财公司客户经理告诉记者,一些机构选择先扩张后压降,近期才开始冲刺整改。

    整改步伐不一

    “规模先升后降”背后,是各家机构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步伐不一。

    “目前,公司存续现金管理类产品已基本完成整改。”11月17日,宁银理财向记者透露。齐鲁银行则仍在发力阶段,其在近日召开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表示,加大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力度,有序调整产品结构,确保年末整改完毕。

    亦有理财公司全力冲刺。兴银理财告诉记者,截至10月底,该公司存续的现金管理类产品中,符合新规要求的规模占比已达1/3,其余老现金管理类产品也将于最后几十天内陆续完成整改工作。

    “到账时间、快速赎回上限”是整改核心内容。11月28日,苏银理财的现金类理财产品“启源现金1号”将调整申赎规则,招银理财、中银理财等大部分理财公司均陆续进行调整,收益分配规则由T+0变成了T+1,每日快赎上限调整为1万元。

    整改进度为何步伐不一?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师刘银平分析称,很多银行和理财公司在政策出台之初便开始整改,整体整改压力不大;但个别机构仍然存在现金管理类产品规模占比较高、风险准备金不足、资产久期偏长的情况。

    收益率流动性或双降

    新规过渡期结束后,现金管理类产品的收益水平及流动性将有所下降。

    “伴随调整,申赎规则变动主要影响资金的流动性;与此同时,估值规则变动主要影响产品的收益率和业绩比较基准等方面。另外,产品的投资范围和比例变动将会影响产品的风险等级和收益表现。”普益标准研究员霍怡静分析称。

    在调研中,记者发现,从“T+0到T+1”导致流动性下降,是投资者体验欠佳的主要因素。所以,现金管理类业务需在不增加产品流动性风险的前提下,解决从“T+0到T+1”的痛点,才能留住及扩大“零钱管理需求”客户群。

    收益方面,普益标准数据显示,今年10月银行理财公司现金管理收益排名前30的产品平均7日年化收益率平均值为3.0309%,较上期略微下降,其中城商行现金管理类产品收益仍占优势。

    记者了解到,在现金管理类产品整改实施后,可投资产的范围明显缩窄,而此前用于增厚收益的众多不合规资产也需在过渡期结束前完成整改,部分产品收益率或会受到一定影响,对投资者吸引力有所减弱。

    投资替代产品“上位”

    目前新规过渡期已接近尾声。记者调研获悉,针对上述影响,银行及理财公司各有“破局”之法,部分正打算在现金管理类产品规范后重新发力,调整资产配置比例;部分已提前布局替代产品。

    现金管理类产品与货币基金相比,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理财公司在现金管理类产品投资运作、销售获客上相比基金公司有其自身优势,如流动性管理上的优势、依托母行的销售渠道优势等,值得进一步整合优化。”银行业内人士告诉记者。

    针对“收益率下降”,宁银理财透露,可依托渠道优势,做大产品规模,降低产品规模波动,通过流动性、管理能力和规模优势带来业绩提升;打造产品货架,通过产品体系的完善及陪伴式销售服务吸引客户。

    与此同时,记者注意到,部分银行及理财公司开始发展净值波动较小、风险相对可控的T+1开放式理财产品、短期定开式理财等替代产品,来承接外溢需求。

    “目前已推出每日开放的固收短债产品‘日盈’系列,其在流动性上类比现金管理类产品,客户在承担较小净值波动的同时享受高于一般现金管理类产品的平均收益。”兴银理财表示,后续公司将进一步丰富各种固收短债产品的货架,完善日开短债产品线。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