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银保机构共议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精准把握需求 促进共同富裕

2022-11-22 19:33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昌校宇 杨洁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工作,是坚持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重要举措。

    11月22日,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奋进共同富裕新征程”主论坛上,银行和保险机构就如何有效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均等性和便利度等相关问题展开交流和探讨,并介绍其创新实践。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张毅:建立数据互联共享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坚实数据基础

    张毅表示,今年农业银行推出了“521”新市民金融服务方案。“521”包括基础权益、医疗保险、养老金融、教育培训、反欺诈宣传五大金融保障。就业创业、安居置业,双向资金驱动,以及以特色借记卡为载体的一体化优质金融服务,全方位助力新市民融入城镇生活。

    张毅表示,助力新市民融入城镇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金融、民政、教育、医疗等行业齐心协力,共同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做好前瞻性统筹协调和规划。对此,他提出三方面建议:

    一是建立数据互联共享。新市民数量大,分布广,流动性强,需求多样,同时打破了地域行业之间的数据壁垒,集中整合新市民社保、医保、消费、住房、信贷这些方面的信息,绘制更为立体的数据画像,用于积累信用记录,实现信用增值,是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的坚实的数据基础。

    二是做好分层分类的经营。根据最新中国城市规模划分的情况,中国内地共有683个城市,其中有7个超大城市,14个特大城市和84个大城市。不同人口规模的城市的户籍管理,新市民的结构,所在的行业分布都有所不同,对应着不同的金融需求,金融机构要因地施策,分类指导,对于超大、特大及大城市,重点关注互联网、建筑业、制造业等领域,聚焦就业创业住房租赁等金融需求。对于中小城市,侧重餐饮服务交通运输等领域,紧扣生产经营、生活消费等金融需求。通过这些分层分类的经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便利性。

    三是关注新市民融入城镇的心理建设。苏轼有诗云“此心安处是吾乡”,助力新市民融入城镇,既要做好资金融通,产品服务这些物质层面的支持,也要关心关注他们在精神层面与城镇生活的互动和融合。金融机构要通过丰富的服务渠道,做好政策传导和服务宣传,帮助新市民加强身份认同,从权益保障、消费理念、财富配置各方面加快新老市民的阶段性过度。

   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副总裁于泽:保险机制服务新市民具有独特的优势

    于泽表示,保险机制服务新市民具有独特的优势。保险业是以经营风险为主,对于改善新市民群体的金融状况,实现新市民对美好向往,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独特优势。

    具体可概括为四方面:一是社会供给。保险作为一种市场化、社会化的风险分散机制,汇聚全社会力量,将少数新市民群体遭受的损失成本由更大的社会群体,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分担,以市场化的方式为新市民群体建立起新的社会支持网络,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为新市民融入城市提供保障和支持。

    二是精准补偿。从对风险精准保障看,围绕新市民群体特有的风险特征,通过提供专门的风险保障方案,实现对特定风险靶向管理和精准保障,从对个体精准帮扶看,对遭受风险损失的新市民,通过提供保险理赔服务给予及时合理的经济补偿,实现对真正需要帮扶的特定群体的精准识别和精准补偿。

    三是风险减量。在“承保+减损+赋能+理赔”的新的保险逻辑下,保险开展的险前预警、险中响应、险后补偿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为新市民群体提供了防灾减损服务,同时通过整合社会化风险管理专业力量,为新市民提供风险管理支持和技术支持,帮助新市民提高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从源头降低新市民群体的风险暴露。

    四是增信赋能。通过为新市民提供风险保障,有助于改善新市民的风险状况和信用条件,帮助其获得更多的金融支持和发展资源,让新市民不断提升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

    北京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霍学文: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银行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

    霍学文就如何全面提升新市民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便利性表示,应构建起儿童金融、成长金融、创业金融、家庭金融、财富金融、养老金融等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闭环,打造新市民综合服务体系,助力新市民学有所教、创有所成、住有所居、劳有所得、弱有所扶、老有所养。

    “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是创新金融服务、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然要求。”霍学文表示,新市民具有数量大、成长性强,金融服务需求多的特征,做好新市民金融服务,既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银行业开辟第二增长曲线的重要方向。

    北京农商银行党委书记付东升: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基于北京农商银行的自身实践,付东升围绕金融精准服务新市民分享四点认识和体会。

    一是立足大京郊、小城区的市情和农情,当好新市民金融服务的身边人。付东升表示,北京农商银行们的金融服务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通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需要在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上,在暖心、贴心服务上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二是要把握乡村振兴的战略机遇,走好新市民共同富裕的发展路。

    三是要聚力营商环境的改善和助企纾困,做好新市民创业就业的助推器。

    四是要围绕着满足美好生活需要,筑好新市民承载幸福的新驿站。付东升介绍,“服务新市民是践行金融为民理念的根本要求,金融为民是金融工作的底色,北京农商银行始终坚持的是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做什么,这也是我们的初心,更是使命,北京已进入的中度老年化社会,推动老人友好型社会的建设,助力养老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北京农商银行一直长期坚持的工作。”

(编辑 上官梦露)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