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粤港澳三地免疫规划不同 如何创新打造公卫一体化“健康湾区”?

2021-12-07 06:07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首部《粤港澳健康湾区蓝皮书——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1)》正式发布。

    2021年12月4日-5日,由中华预防医学会和深圳市坪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赛诺菲巴斯德支持的“第二届大湾区(深圳)疫苗峰会”(以下简称“大湾区疫苗峰会”)成功举办,峰会上正式发布了首部《粤港澳健康湾区蓝皮书——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研究报告(2021)》(下文简称“蓝皮书”)。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蓝皮书是我国首部聚焦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发展状况差异,探讨粤港澳三地如何优势互补,共同整合资源,推动“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一体化”的深度报告。该报告由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全国知名高校及港澳专家合力完成,通过梳理和对比粤港澳三地的预防接种服务体系、疾病防控现状及创新疫苗发展等差异,提出关于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的建设性建议,擘画了未来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的新蓝图。

    中华预防医学会秘书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指出,蓝皮书突出了粤港澳大湾区疫苗创新发展对国家公共卫生安全、产业发展以及全球化带来的价值,对塑造“健康湾区”提出了战略性的建议,同时将对内地疫苗政策、疫苗产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塑造“健康湾区”需加强多方合作

    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加快,产业机会不断涌现,大量人口不断向粤港澳大湾区聚集。

    截至2020年12月,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大湾区常住人口超过8600万人。总体呈现年轻化、流动性大、受教育程度高、收入高、消费高、开放包容等特点。而随着大湾区建设的加速推进,大湾区内地九市与港澳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深入。

    大湾区经济人口特点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开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塑造健康湾区。粤港澳大湾区居民共饮一江水,经济文化交流紧密,人口流动量巨大,令传染病防治成为大湾区内各城市需共同面对的公共卫生问题。

    而疫苗接种是传染病预防体系中最经济、直观有效的手段方法。大湾区内“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防控免疫策略”的客观因素,给三地疫苗可预防疾病联防联控带来不少挑战和困难。

    这些现状,需要三地加强沟通和交流,开展紧密、高效的联防联控。为此,蓝皮书认为,推动大湾区内疫苗创新发展,加速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发展,是实现健康湾区建设的关键。

    此次,蓝皮书也从大湾区民生福祉出发,对粤港澳三地疫苗种类、应用、需求等进行多维度的的调查比较。蓝皮书指出,大湾区居民有较好的经济基础与疫苗预防接种意识、对于疫苗接种的需求也更加趋同,但因三地的疫苗准入制度、疫苗产品供应、防控免疫策略等差异,直接导致大湾区居民多样化的优质疫苗接种需求得不到满足,尤其是给大量在粤常住港澳家庭的子女预防接种带来种种不便,当地居民跨境流动接种疫苗成为常态。

    在疫苗可及性方面,三地差异明显,主要表现在联合疫苗和其他创新疫苗的上市差异上。与此同时,香港和澳门常规免疫预防的疾病种类、使用的疫苗种类、疫苗接种程序以及覆盖年龄,均与大湾区内地九市有所不同。

    蓝皮书建议,要加速大湾区预防接种一体化的落实,提高疫苗接种服务便利性与可及性,建立三地疫苗监测信息管理系统互通共享等,推动大湾区疫苗接种服务、免疫策略的趋同,从而破除粤港澳大湾区三套免疫体系对人才流动、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掣肘,加大优质公共服务供给,提升大湾区民众生活便利度,吸引更多港澳及国际人才共同参与建设国际一流的大湾区。

    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副院长何群在蓝皮书发布会上指出,近年来,国家从“健康中国”规划纲要、发展共识等方面都在推动粤港澳湾区的发展,而从整理发展情况来看,粤港澳湾区和其它湾区不同的是要建设健康湾区,想要在全方位、全人群和全生命周期的背景下把健康湾区上升至一定的高度。

    “健康,自己是第一责任人,同时健康是非常全社会的内容。从大湾区的地缘政治方面来看,健康受各种传染病侵袭的影响,这就体现了疫苗的作用。要求我们考虑到创新疫苗不仅仅是研发机构一方的责任,需要构建投、研、产、用、管、学全流程体系。”何群称。

    推动湾区疫苗接种服务成一大主题

    实际上,疫苗接种,是传染病预防体系中最经济、直观有效的手段方法。但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三种防控免疫策略、四个核心城市、五个航空口岸、十一个城市”的客观现实面前,如何让疫苗接种不成为制约大湾区人才流动、经济融合发展的掣肘,也已成为一道多方关注且亟待破解的课题。

    根据《粤港澳大湾区疫苗民生需求报告》,疫苗在上市后的流通形式以及接种方式,三地同样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三地免疫规划的内容以及接种服务体系建设机制。粤港澳三地免疫规划均以覆盖婴幼儿与儿童为主,由政府全额支付接种费用。但与大湾区内地九市比较,香港和澳门免疫规划的主要差异如下:

    一是,免疫规划疫苗预防的疾病种类有所不同。香港和澳门没有开展流脑疫苗、乙脑疫苗和甲肝疫苗常规接种,但香港地区相较大湾区内地九市多了肺炎链球菌性疾病、水痘和人类乳头状瘤病毒等3种疾病的疫苗,澳门则在香港的基础上多覆盖了b型流感嗜血杆菌疾病疫苗。

    二是,部分免疫规划使用的疫苗种类不同。香港常规接种更多使用联合疫苗,如DTaP-IPV(百白破与脊灰联合疫苗)和MMRV(麻腮风与水痘联合疫苗)等多联疫苗;港澳均将含百白破(减量)的多联疫苗加强接种纳入免疫规划。

    三是,部分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程序不同。香港和澳门的脊灰疫苗、百白破疫苗及相关疫苗和麻腮风疫苗免疫程序与大湾区内地九市相应疫苗不同,香港和澳门基本相同。港澳均要求在学龄进行百日咳和脊髓灰质炎的加强剂,香港规定需接种3剂麻腮风疫苗,澳门要求小学六年级之后每十年接种一剂破伤风—减量白喉疫苗或破伤风疫苗。

    四是,常规免疫程序覆盖的年龄不一样。大湾区内地九市为出生至6岁,香港和澳门为出生至小学六年级。

    此次,蓝皮书也梳理了三地疫苗管理的差异,即预防同一种疾病的疫苗不同,内地国产居多,港澳地区则进口创新疫苗居多;多联疫苗供应方面,港澳基本与世界同步;非免疫规划疫苗付费方式上,内地商业保险介入不足,而港澳商业保险介入充分;内地对于疫苗的上市、准入更为审慎等。

    蓝皮书认为,虽然粤港澳三地存在以上差异,但是可以借助这种“落差”,实现三地优势互补,在疫苗创新方面进行融合发展:即在注册环节香港、澳门可迅速上市在海外其他地区上市的新疫苗,疫苗国际化程度高、品种丰富;在研发生产环节,港澳可借力内地研发能力,降低对国际疫苗的依赖;在批准上市环节,港澳地区可参考内地疫苗流通和接种点渗透的特点,优化自身接种体系;在应用环节,频繁的人员交流,可推动湾区疫苗接种服务的趋同等。

    政策端发力解决三地疫苗接种差异

    对于粤港澳大湾区三地之间因防控免疫策略不同而导致的疫苗接种上的差异,近年来,国家已在宏观层面不断释放促进湾区融合发展与一体化的创新性举措。例如,自2003年“非典”疫情发生以来,粤港澳三地政府、卫生行政部门以及公共卫生机构,为共同防治重大传染病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谋对策、建机制、搭平台,建立信息通报机制,定期召开粤港澳防治传染病联席会议,加强防治技术交流和卫生人才培训,开展防治传染病联合应急演练,有效提升了三地合作应对传染病的能力。

    与此同时,国家医药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也在不断加快。此前,内地疫苗的审批程序严谨、审慎,需要有国内三期临床试验数据方可上市的规定,客观导致部分创新性疫苗在海外上市5-7年后,才能在内地上市。

    2015年,国家出台《关于改革药品医疗器械审评审批制度的意见》,医药审批制度改革的进程逐渐加快。一年后,临床急需药品的“优先审评”制度落地。2017年,《关于深化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药品医疗器械创新的意见》更是提出“接受境外临床试验数据”。8天之内就获批内地上市的HPV九价疫苗正是这一系列政策的受益者。不少国产创新性疫苗亦通过优先审批渠道,得以加速上市。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前后,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卫生服务一体化进程同样按下了“快进键”,多项创新政策陆续出台。

    此外,2020年11月,国家药监局与有关部门共同印发《粤港澳大湾区药品医疗器械监管创新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港澳药械通》)允许临床急需、已在港澳上市的药品,以及临床急需、港澳公立医院已采购使用、具有临床应用先进性的医疗器械,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在粤港澳大湾区内地符合条件的医疗机构使用。《港澳药械通》提出的一系列政策加速了港澳药物的落地、提高了内地医疗机构临床用药的可及性,惠及大湾区民众。

    蓝皮书认为,作为疾病防控的重要工具,创新疫苗可通过借鉴《港澳药械通》等系列政策,探索其在大湾区内先行先试的可行路径,从而推动构建集预防、医疗、康复、保健于一体的健康湾区。而大湾区在疫苗管理和预防接种服务体系方面的创新突破,也将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示范性作用,为国家改革疫苗管理体制提供大湾区样本和先进经验。

    “从疫苗的生产、入关、审批、注册、监管机制、参考法律法规等方面来说三地之间多少都有些差异,但是我们既然做大湾区,国务院、党中央给了发展纲要,就是需要我们探索一种机制,让湾区里面信息通、人员通共享健康,所以我们一方面对比相互之间的差异和优势,另一方面相互借鉴,希望借此实现融合发展。”何群说道。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