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中国经济不改向好趋势 “工程师红利”将接替“人口红利”

2020-02-09 16:52  来源:证券日报网 郭冀川

    本报见习记者 郭冀川

    在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击病魔的同时,实体经济会受到哪些影响,成为公众关心的焦点,《证券日报》记者近日采访了多位业内专家学者,他们对中国经济平稳发展的前景依然看好,认为新供给将借此获得更快的发展动力。

    华夏幸福产业研究院院长顾强表示,消费毫无疑问是今年一季度受到冲击最大的一个领域。春节期间本来是我国消费的旺季,很多地区依赖于旅游等拉动地区的经济增长,由于春节消费被重创,旅游、餐饮、文娱等领域损失的GDP规模约在万亿左右。他说:“2003年的非典时期,经济发展受阻后快速上升,是赖于当时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此次冲击的恢复时间要稍长。以电影为例,整个大年初一全国仅181万票房,为去年同期的千分之一,要把人们拉回消费场景尚需时日。”

    除了消费领域,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认为,包括物流、建筑等劳动密集型行业都会在第一季度受到一定损失,包括一些工厂企业,一方面企业订单市场受到损失,另方面企业的复工比较晚,会在用工和恢复生产方面需要时间。董登新也表示,这种影响大概率会局限在一季度,除了中国有较为熟练的应对疫情手段和经验,中国经济整体稳中趋好的格局并未改变。

    “可以说这次疫情把中国经济运行的节奏打乱了,特殊时期经济活动的强度大大降低,之后需要一个恢复的过程,这是经济活动自身的规律。”申万宏源证券研究所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认为,由于企业推迟开工或是春节期间高投入生产紧急物资,会导致很多中小民营企业面临经营困难,甚至出现倒闭,很多政策出台也是为了让这些企业尽快恢复起来。

    近期财政部联合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民银行、审计署印发通知,重点保障企业资金支持,措施包括人民银行通过专项再贷款支持金融机构提供优惠利率信贷支持,以及中央财政按企业实际获得贷款利率的50%给予贴息等。此外各个地区也出台措施全力支持企业,上海提出28条综合政策举措加大对防疫重点企业财税支持力度、减免企业房屋租金等,浙江出台支持小微企业应对疫情渡过难关16条金融举措。

    尽管中国经济暂时面临较大困难,但疫情冲击并没有改变中国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当前中国经济环境处在新旧动能的转换期,大量行业处在总量见顶,分化加剧阶段,高新技术和现代服务业也存在结构性机会。上海迈柯荣信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徐阳对记者表示,此次疫情除了对医疗和在线办公等行业起到直接性的作用外,也强化了我国的应急能力,这种应急能力将会持续的改良,加大企业自身的信息化能力,此外5G等新兴技术在此次防疫中的运用,也同样加快了在我国市场的铺展。

    东方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邵宇认为,接下来中国经济的重心将会向公共服务、医疗等方向倾斜,增长的质量保障是创新、科研等领域,传统产业和传统产能替代速度会加快。“我十分看好新供给的价值,它包括技术和产品的发明创新,对传统行业的互联网改造,以及新的技术亮点不断的涌现,这对于中国经济的提升和质量提高有很大的帮助,可持续发展经济理念在今年将会有很大的推动。”邵宇说。

    “未来中国稳步增长动力源主要有两个,一是消费升级,2019年的城镇化率刚刚突破60%,未来的十年内还有城镇化发展的较大空间,未来城镇化的一个落脚点是都市圈化;第二是技术升级,人口红利被工程师红利取代,未来新技术新产业的发展有充分的工程师红利。”顾强认为,传统产业在经济中的比重大约在70%左右,因此数字化、智能化和与服务融合化的潜力十分巨大,也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巨大市场。

(策划 董少鹏、闫立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