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委表态混改要引入“三高”?对,你没看错!不过,这“三高”可不是咱们体检表上最怕出现的三个指标,欲知详情,请往下看!
日前,国资委在京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研究部署2020年重点任务。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郝鹏指出,明年初国企改革三年行动方案将出台实施,要以落实方案为契机推动国企改革不断实现新突破。要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实现新突破,着力引入高匹配度、高认同感、高协同性的战略投资者。
同时,会议要求,以放活管好为导向,着力完善以管资本为主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目前,资本市场已成为国企改革主战场。据证事听君统计,占A股数量三成的国有企业,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在A股中占比均超过70%,分红占比也超过70%。
央企考核新增两指标
虽然今年以来受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使得中央企业经营的风险与挑战明显增多,但截至目前,从央企提交的成绩单来看,仍较为亮眼。数据显示,今年1月份至11月份,央企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9%,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投资总额同比增长9.4%,为国民经济稳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
值得关注的是,为进一步引导中央企业更好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国资委对于2020年起的中央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将在保留净利润、利润总额、资产负债率3个指标基础上,新增营收利润率与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等指标,即“两利三率”的指标体系,统筹推进央企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稳步提升。
中国企业联合会研究部研究员刘兴国
考核指标的调整,突出反映了国资委旨在借助考核来引导、倒逼中央企业持续提高发展质量,实现有质量的增长。即把增长建立在技术创新的基础之上,以技术优势来提高产品增加值率,增强盈利能力。
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员胡迟
对央企经营业绩考核新增营收利润率这一指标,突出反映了国资委在要求央企增收的同时,更加注重效益水平的同步提升,以摆脱以前那种只注重规模扩张,而不注重效益增长的粗放式增长模式;而从研发(R&D)经费投入强度这一指标来看,表明国资委更强调央企在创新驱动方面的提升,而这对于央企转变发展模式亦具有重要意义。
上市国企分红占比超七成
证事听君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截至12月26日,A股共3756家上市公司,其中国有企业(包括地方国有企业和中央国有企业)1139家,占比30.32%,国有企业总市值为37.17万亿元,在A股总市值中占比为57.16%。今年前三季度,国有企业实现营业收入25.83万亿元,实现净利润2.44万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0.32%、8.54%,在A股上市公司中占比分别为71.73%、74.85%。
从分红角度来看,国有企业已经成为引领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截至12月26日,年内上市国有企业累计分红9047.89亿元,在A股分红总金额中占比为73.93%。2017年和2018年,上市国企分红总额分别为8429.9亿元和9069.03亿元,在A股中占比分别为75.03%和73.64%。
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
目前半数以上的国有资本集中在上市公司,是我国资本市场的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国企必须不断改善治理结构,优化业绩,不断提高资本回报水平,加强履行社会责任,成为促进我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发展的力量。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
资本市场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助推器”,在深化改革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深化国企改革需资本市场先行,如今国企改革进入管资本为主的新阶段,如何在资本市场发挥好‘领头羊’作用值得关注。
国有企业理应在资本市场中发挥模范作用,积极进行监管、产权、经营管理等多层次齐头并进的改革,同时可以抓住资本市场优势推动国企上市,利用高度市场化的制度环境,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引领力,极大推动资本市场从量变到质变,使之真正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助推器”。
培育更多“头部企业”
国企混改不仅有利于国企内部管理优化和企业机制创新,同时对股权结构也会进行重新审视和多元设计。通过混改,一方面可以发挥国企和民企各自优势,从而提高业务聚合度,另一方面可以实现有效的公司治理和有力的市场运营,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会议还要求,以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为牵引,着力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充分发挥中央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
国资委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王绛
2011年以来,中央企业的科技研发投入一直占到全国总研发经费约1/4,中央企业累计拥有的有效专利和发明专利数量,每年增长超过30%。中央企业在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国有企业应进一步加强技术进步引领高质量发展,摆脱传统过于重投入、轻效益的局面,通过不断技术进步,加快培育核心竞争力,缩小与世界先进国家,先进企业的差距,培育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加快国民经济转型升级。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
国有企业应该通过自身优势,联合创新研发平台,加快提升创新研发水平,从而帮助更多核心科技企业成长,形成行业内技术创新新气象。此外,要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更多“头部企业”,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