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宏观经济 > 正文

10月信贷社融不及预期 宽信用政策有望继续发力

2019-11-12 04:50  来源:证券时报

    11月11日,央行发布的10月信贷和社融增量统计数据显示,当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量规模不及预期,人民币贷款增加6613亿元,同比少增357亿元;社融增量6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亿元。

    相比于9月的信贷社融数据,10月的环比降幅高达六七成。尽管环比降幅较大,但综合各方分析看,当月新增信贷不及预期,主要受居民部门短期贷款下降以及票据融资收缩拖累;社融增量不及预期则主要受地方政府专项债净融资减少和信贷回落拖累;此外,10月历来是信贷社融小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量会季节性回落,但从信贷结构看,反映实体经济融资需求的企业部门中长期贷款和居民部门中长期贷款仍保持平稳,表明当前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并不差,无需过度悲观。

    此前市场预期10月新增信贷规模会在7000亿~9000亿元左右,但6600多亿的实际规模低于市场预期,不过,考虑到10月历来会经历新增信贷的季节性回落,今年10月新增信贷规模仅同比少增357亿元,仍较为平稳。

    从贷款结构看,10月信贷低于预期主要是居民短期贷款收缩所致,居民与企业中长期贷款依然保持平稳。当月居民部门短期贷款仅增加623亿元,同比少增超千亿。多位分析人士表示,10月居民短期贷款萎缩主要受消费贷监管加强影响。华泰证券首席宏观研究员李超表示,近期银保监会严查挪用消费贷款资金,防范房地产泡沫风险,按要求,各银行于10月提交首份自查报告,这是居民短期贷款少增的主因。

    除了消费贷监管加强外,中信证券固收团队认为,居民短期贷款走低还受结构性通胀逐渐加剧,食品需求较为刚性对非食品消费产生挤出效应有关;同时,经济增速相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居民收入端大概率承压,以及“双11”购物节同样会压缩10月消费需求。

    票据融资同样拖累当月信贷。10月票据融资仅增加214亿元,同比少增近千亿。湖南三湘银行同业部研究总监谭松珩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10月票据融资同比少增较多主要还是基数较高,这或与上半年票据套利如今集中退出有关,导致数据出现较大扰动,随着票据套利退出,数据将会逐步正常。

    “10月信贷少增主要因居民短期贷款和票据拖累,企业贷款相对稳健,对非银信贷同比多增较多,几项数据相互对冲,整体信贷相比去年同期基本稳定。”李超称。

    10月社融增量环比大幅下降六七成,除人民币贷款回落外,也与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较去年提前收官直接相关。当月专项债净融资减少200亿元,同比多减1068亿元,排除专项债因素后,社融增量同去年基本持平,反映出社融对专项债的“依赖”。

    非标融资虽继续维持收缩态势但同比明显好转,10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和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三项表外融资环比多减超千亿,同比延续改善。“强监管致信托业务收缩较为明显,预计信托贷款将继续有所下行;在金融监管力度总体适度,局部有所收紧的大背景下,预计非标融资边际稳定的概率较大,难以重现高增长。”中信证券固收团队称。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制造业PMI已连续6个月处于收缩区间,说明四季度经济下行压力尚未出现明显缓解的迹象,逆周期调节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预计11月的1年期LPR报价利率将恢复下行态势,可能小幅下调5至10个基点。为提高银行信贷投放能力,央行年底前后还可能再实施一次降准,继续发力宽信用。四季度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虽出现延期,但最终缺席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年底前M2、社融和信贷增速有望出现回升。

  • 相关资讯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