筱雪 萌萌哒
“北京第三区交通委提醒您:揽储方法千万条,合规第一条;操作不规范,银行两行泪!”
在近期新一轮的监管整治中,“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被银保监会列入整治重点,虽然目前还有银行“打擦边球”,但很可能是监管排查重点;同时,利率远超普通存款的智能存款也被指涉嫌“违规高息揽储”,部分银行不得不主动调低利率甚至是停售。
银保监会首提重点排查
“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
5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开展“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的通知》,同时发布《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
证事听君对比《2018年整治银行业市场乱象工作要点》发现,在影子银行和交叉金融业务风险方面,监管部门首次将“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作为排查重点。
今年以来,结构性存款发行仍旧火热。根据央行数据,截至2018年末,中资全国性银行结构性存款余额为9.62万亿元,较2017年末的6.95万亿元增长了2.66万亿元;2019年4月末,结构性存款规模为11.13万亿元,今年前4个月新增1.51万亿元。与此同时,中资全国性银行的结构性存款规模自2019年2月份起,已经连续3个月超过11万亿元。
证事听君近日查询多家银行官网并走访北京地区部分银行网点发现,虽然监管机构三令五申,在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中,产品设置接近于完全触发预期最高收益率条件的“假结构”类产品仍然存在,并被多个理财经理推荐。
在某股份制银行网点,理财经理表示,本周在售的结构性存款产品有5只,全部挂钩黄金价格。他以一款5万元起售、投资期限为32天的产品举例介绍道:“这款产品挂钩黄金价格,从存款交易日当天伦敦金市下午定盘价到到期前第二个伦敦工作日,每盎司黄金波动区间从‘期初价格-400美元’至‘期初价格+400美元’的区间范围,则该存款到期利率为3.5%(年化)。在该区间外,该存款到期利率为1.15%。”
“虽然标示着浮动收益区间,但是一个月内,每盎司黄金价格上下波动不可能超过400美元,99.99%能实现最高预期收益率”,上述理财经理表示。
除此之外,在部分银行,还有部分结构性存款产品的最高与最低预期收益率的差值较小,并且最低预期收益率设定较高。也就是说,无论是否达到触发最高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条件,投资者都能拿到较高的收益。
去年9月28日,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答记者问时指出,银保监会正在制定结构性存款业务的监管规定。下一步,将结合本次公开征求意见情况进行修改完善并适时发布实施,更好地区分和厘清结构性存款和理财业务监管框架,促进结构性存款业务规范发展。
银保监会创新部主任李文红在2019年2月28日举行的银保监会吹风会上也表示,“目前我们关注到一些结构性存款实际上是假结构,一些是行权条件极小概率,还有一些干脆没有挂钩衍生产品,不符合衍生产品管理的相关规定,下一步银保监会会加强对结构性存款的监督管理。”
银保监会本月发布的《2019年银行机构“巩固治乱象成果促进合规建设”工作要点》首次提出“结构性存款不真实,通过设置‘假结构’变相高息揽储”,有分析师预测,未来针对结构性存款会有专门性的监管政策出台,引导商业银行向真结构性存款的方向过渡。
智慧存款也“没跑了”
遭遇“下架”、“调价”
据媒体报道,监管部门自5月初召开会议,要求清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活期存款产品,并清理和停办利率和存款金额挂钩的创新存款产品。
“目前对于智能存款的界定有些混乱,其实背后对应的应该是有两种不同的产品:一种是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另一种是按照存款期限靠档计息。前一种产品大多是传统商业银行推出的,后一种则以民营银行推出为主”,有民营银行人士对证事听君表示。
证事听君5月27日电话暗访某国有大行发现,该行部分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产品“5月17日起因政策调整被总行叫停”,该类产品的三个月期限利率最高可达活期存款9.8倍。目前在该行作为其替代品推荐的另一款存款产品的利率较“下架款”明显降低,而最大的不同者在于“下架款”产品流动性更好——在存满一定期限后可以提前提取,靠档计息;而替代产品则属于普通定期存款,如果储户提前支取,银行将按照活期产品利率兑付利息。
证事听君注意到,不仅是按日均规模分档计息的智能存款受到政策影响,部分按照存款期限靠档计息的创新存款产品也不得不“选择低调”。
“我们的智慧存款产品原本的利率较高,后来因为被举报‘高息揽储’,利率直接降了30个BP左右,最近产品利率还可能会进一步下调”,某银行人士对证事听君表示。该行的“调价”或许确有必要,之前也曾有民营银行推出类似产品,但在快速扩张期突然停售,疑似被“窗口指导”。
据证事听观察,目前市场上人气比较旺的几款智慧存款的起购门槛为100元,利率目前在4%上下,根据期限不同而有所区别。就期限比较长的一年期产品而言,利率比较高的产品能到达到4.5%,甚至更高,比较低的则在4%左右;就竞争最激烈的90天期限产品而言,多家民营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均为4.1%,个别银行低至3.7%。
不过,上述类型产品中,即便是较低的利率也比较具有竞争力。以某股份制银行的大额存单利率为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3年期大额存单的利率为4.18%,而且该产品的利率在同类产品中已经颇具竞争力,储户也是要“靠抢”才能获得。
(编辑 上官梦露 策划 张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