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两家锂电企业业绩双双预喜 锂电产业链业绩或呈分化态势

2023-10-17 20:51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王丽新 陈潇

    锂电产业链两家企业发布喜报一扫行业阴霾。10月16日晚间,中伟股份、星源材质两家行业龙头企业公布三季度“成绩单”,总体来看,业绩超出市场预期。

    10月17日,中伟股份、星源材质等锂电产业链企业均迎来股价上涨,截至收盘,其中中伟股份、星源材质分别上涨6.12%,11.5%;

    两家锂电产业链企业业绩预喜

    三季度净利润或接近前两季度总和

    具体来看,中伟股份公告,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13.3亿元-14.3亿元,同比增长22.61%至31.83%;而单看第三季度,中伟股份预计盈利在5.6亿元至6.6亿元之间,这也就意味着第三季度净利润已接近前两季度净利润总和。

    而星源材质三季报亦显示,公司2023年前三季度营收约22.11亿元,同比增加5.6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68亿元,同比增加13.56%;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88亿元,占据前三季度净利润的四成以上。

    “得益于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上游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等行业也迎来了快速增长,出货量或将在第四季度迎来一个高峰。”中伟股份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面对今年以来新能源电池正极前驱体材料行业的市场调整,作为行业龙头公司积极应对,升级战略,确定“技术多元化、发展全球化、运营数字化、产业生态化”的“新四化”战略,持续实现稳步增长。

    此外,中伟股份还表示,公司“新四化”战略确保产品市场占有率的提高,实现公司产品、客户结构持续优化及产业一体化比例的提高,共同推动公司业绩持续增长。

    而对于隔膜龙头星源材质来说,中邮证券在研报中表示,得益于公司新产能投放和强有力的产品竞争力,公司与客户合作进一步深化,出货增速领先行业;单平归母净利约0.37元/平米,环比二季度稳中有升,成本管控和上下游议价能力优秀。

    “公司第五代超级湿法线已经投产,产线为公司和德国布鲁克纳共同研发,设备宽幅超过8米,单线产能2.5亿平米。新一代产线带动公司生产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有望给公司盈利提供更大空间。”中邮证券如是说。

    新能源汽车产销两旺

    产业链业绩或呈分化态势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为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市场占有率达到29.8%。其中,前两个季度产销累计完成378.8万辆和374.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2.4%和44.1%;这也就意味着三季度汽车产销量延续增长旺势。

    上海钢联新能源研究员郑晓强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一方面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销量比一二季度要好,其次中伟股份三元前驱体项目的全球产量第一,还是特斯拉的代工企业,二季度末还拿到了中间品项目,这些都促进了业绩增长。

    “往年三季度一般好于上半年,今年也是一样;此外,今年总体情况是内卷加剧,相对更有利于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的发展。中伟股份和星源材质分别是各自领域的龙头,业绩出现一定分化也是肯定的。”真锂研究院首席分析师墨柯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总体来看,锂电产业链业绩分化也是必然的。”郑晓强表示,下游新能源汽车销量依旧是保持增长势态,而上游的锂盐企业今年业绩可能会因为跟去年相比碳酸锂价格较低而出现比较大的降幅。短期内非洲矿没法对市场形成有效增量,澳矿的价格虽有降价空间,但生产成本还是高于目前碳酸锂价格,所以整体上游锂盐企业生产成本还是较高,利润会有所下降。

    “第四季度的话,宽松政策对于基层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还是有一定的刺激作用的。对于中下游的企业业绩相对会表现较好,但上游企业受制于锂盐价格的低迷,预计业绩会有所下降。”郑晓强表示。

(编辑 袁元)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