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财经频道 > 产业风向 > 正文

广告抄袭“翻车”背后:约束机制应尽快完善

2022-05-24 00:00  来源:证券时报电子报

    一个“公认”最低调的节气,居然能过得如此热闹,倒也自有意义。

    奥迪请刘德华畅谈人生感悟,广告“翻车”,整件事并不复杂,涉事各方实话实说,来龙去脉无争议,事情的是非曲直也清楚,侵权方跟进的标准动作也迅速。简单的事情还顺带引爆了两个“小雷”——宝马和本田此前的两个广告片也被人指认涉嫌抄袭(前者导演与这次奥迪广告导演还是同一人)。热心网友的“随便一挖”,也从一个侧面证明,这种事似乎挺平常。

    挺平常的事情,也能有什么了不得的意义吗?是的,意义就藏在“平常”背后。奥迪广告的文案,几乎是照抄,抄袭者的轻松心态表现得格外充分——抄的时候很轻松;广告“一炮而红”之后,导演马上表白“最轻松愉快”的心路历程,同时炫耀“客户一稿过”;东窗事发之后,抄袭者的检讨也很惯例,不过“版权意识淡薄”云云。

    如此轻松心态、寻常操作,抄袭者有意无意间传达给外界的信息却很明确,那就是根本没把法律当回事。这些“广告专业人”在工作中如此操作,不仅仅是诚信有失,也是对《著作权法》的藐视、对著作权人、委托方、广大受众和广告人职业操守的藐视。“藐视”之外,难道还有什么可资遮掩的托词吗?恐怕很难找寻得出来。

    当然,在违法者睥睨一切的态度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无疑还是对法律的藐视。谁都知道,法律是规范社会人际关系的底线。藐视底线,动摇的就是社会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天摇。危害如此巨大的事情,违法者操作起来,居然也是习惯成自然,态度轻慢,这就提醒我们,相关法律对这些“藐视者”的强力约束机制还有需要补足之处。

    尽快补足这个约束机制,是基础性工作,稳定的是社会基础、市场基础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基础。基础稳固了,我们希望的创新、突破,才有可能实现,才有日渐繁茂起来的希望;我们渴望拥有的统一大市场,也才有建立起来的前景。如何尽快补足这个约束机制,显然不是法律构建者一家之事,而是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推动的事情。就此而言,今年这个“小满”能过得如此热闹,就很有意义,它彰显了人心所向,也给了人们前行的信心和对前途的希望——当然,此事最终会如何“落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标识作用。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