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部由工信部指导、中国汽车工程学会组织专家修订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技术路线图3.0》(下文简称“《路线图》”)正式发布。围绕全球汽车技术“低碳化、电动化、智能化”的发展方向,这部“《路线图》”提出了面向2040年我国汽车产业发展的七大目标:未来5年至15年,新能源汽车成为汽车市场主流产品,坚持电动化战略方向不动摇。从产品角度来看,预计2040年,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将达85%以上,其中BEV(纯电动)占80%。
我国从“八五”时期提上日程的新能源汽车计划,在三十五年的发展历程中开花结果,成为了世界当之无愧的排头兵。但细究纯电汽车这条本就规划为“主干道”的发展之路,其实并非坦途。
纯电汽车已经发展很久了,但才刚刚开始占据上风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起初很多人都认为纯电是站在成熟的燃油汽车产业这个“巨人”肩膀上的一次攀登。“巨人”毕竟是“巨人”,即便是能源“革命”,大家相信早已进入发展成熟期的全球知名厂商迟早是信手拈来。
然而,彼时的领头羊也无法逃脱“船大难掉头”的定律,传统汽车巨头在转向电动化的道路上走得可谓步履蹒跚。奔驰EQ系列、奥迪e-tron、保时捷Taycan以及试图走精品小众路线的纯电MINI,这些没能大获成功的纯电产品,陆续或即将成为一滴滴时代的眼泪。
辉煌的全球知名品牌纷纷折戟,其中存在着诸多复杂的原因。而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给世界带来的冲击,是其中不容忽视的力量。
可更不能忽视的一点是,在过去的一些年中,增程类大车产品在中国新能源市场中一度占据着非常大的比重。大三排SUV这一细分品类,曾经是燃油汽车的高价堡垒,变成了增程产品突飞猛进的战场。增程的阶段性辉煌当然与电池技术的发展需要时间、消费者群体的观念尚在转变期等关系紧密,但必须承认,增程作为一种折中的方案被广泛应用在大车产品上,背后的部分原因就是纯电汽车的技术投入、研发难度存在壁垒。
纯电汽车是一个涉及核心三电技术、智能制造工艺、整体系统架构、持续研发投入乃至供应链重塑的复杂体系,它需要汽车厂商坚定的决心、不懈的积累以及长期的投入。所以有观点认为,增程与纯电的背后,实际是短期机会主义与长期理想主义的对决。
当消费者纷纷摒弃“中间路线”,厂商不得不转向纯电
在增程汽车占据了几年的大块市场份额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已悄然迎来变局。

据统计数据,2025年9月,纯电大三排SUV销量已经超越增程、燃油、插混,强势来到了排名榜首。仅9月单月,纯电大三排SUV销量便达到了35530台,多家过往以增程做拳头产品的厂商,也转向纯电,纷纷推出了纯电大三排SUV产品。
增程厂商转纯电,这背后的因素依然复杂,但消费者用脚投票无疑是重要推动原因。有媒体统计,购买纯电大三排SUV的消费者中,有超过70%是来自传统燃油车的增购或换购用户,而高达99%的纯电车主表示,下一辆车依然考虑再次购买纯电汽车。
当下的消费者早已不再满足于车辆“坐得下”的基本需求,而是追求“坐得舒适”的品质体验。纯电车型的空间优势,恰恰就成为了吸引家庭用户的关键因素。由于电机占用空间远小于内燃机,纯电平台能够为乘客提供更宽敞的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像蔚来ES8、乐道L90这样的产品,更是用大容量前备仓的技术迭代,俘获了消费者的青睐。这种“高得房率”的优势,在多人口家庭的出行场景中显得尤为珍贵。
不仅如此,经济性考量也在推动消费者转向纯电。电动模式的经济性一旦被消费者习惯,就很难再回到燃油模式。有增程厂商的数据显示,2024年其增程用户使用纯电总里程占比超过65%,用电行驶时长接近90%。那下一辆车,为何不买一辆纯电车呢?
纯电这条路并不好走,“犟”了十一年的蔚来最有发言权
然而纯电汽车真实存在的技术壁垒,让一些传统燃油车厂和增程厂商在转向纯电时感到困难。这也体现在了近期的市场销量中。

在媒体发布的这份交付榜单中,首次达成月交付量超四万的蔚来公司,成了唯一一个在纯电赛道奋力搏杀了十一年的“孤勇犟种”。蔚来用十一年的时间,把自己变成了一家纯粹又坚定只趟纯电这条并不好走的路的中国新能源车企。
在众多中国车企中,说起纯电领域的壁垒与回报,没有比蔚来更有发言权的厂商。十一年来,蔚来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与以技术驱动的极致产品与服务体验,以坚定的战略定力,形成了强大的体系竞争力,扛住了行业起伏与市场质疑。

竞争的本质是系统能力的较量。在纯电领域没有深厚积累的车企若想成功转型,必须在其不够熟悉的领域,如三电核心技术、充换电网络建设等方面,构建全新的能力,这无异于一次彻底的自我革新。而这些壁垒恰恰确保了具备先发优势和持续研发实力的企业,能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保持领先。同时,这也意味着其他厂商的追赶之路,注定是一场需要巨大投入和战略耐心的持久战。
以换电服务为例,这项投入的背后逻辑之一,是一整套基于电池健康检测的长久规划。充电设备都有电能质量,充电的电流是否很平整、是否含有各级次的谐波,都会对电池造成影响甚至伤害。而蔚来的换电服务,每一次都会对电池进行一整套“体检”,提供包括对于冷却液在内的多项检查服务,让电池寿命更加可控,也让用户更加安心。
蔚来经历了三代纯电产品的迭代,构建了超强的全栈自研技术体系和成熟的产品矩阵。如今其大力布局的充换电网络和多品牌战略也已进入收获期。超过8000座充换电站、在全国已打通的9纵11横16大城市群高速换电网络,让用户告别里程焦虑的补能网络,9000万次换电的达成之后,是快步向1亿次换电冲刺。蔚来品牌稳固高端,乐道品牌强势切入主流家庭市场,萤火虫品牌颠覆高端小型车格局,三品牌形成了强大的矩阵合力。
蔚来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曾说过,市场不会再给蔚来十六年(特斯拉实现盈利所用时间),今年四季度他的VAU(目标管理)第一条,就是Q4盈利目标必须实现。他说,“四季度就是踏踏实实卖车,踏踏实实把降本措施落实到位,踏踏实实把用户体验搞好。”
而2025年的市场变化表明,这个时代回应了蔚来过去十一年的坚持。
(C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