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市场“并购潮”

    并购重组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工具,对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市场效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今年以来,并购重组持续受到政策支持。

    政策东风之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活跃。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12月11日,今年已有1359起并购事件在资本市场出现。从并购的形式、目的以及支付方式等细节来看,科技创新驱动、产业深度整合、注重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主流。

    >>>用好并购重组工具 助力资本市场改革

上市公司“分红潮”

    近4000家发布现金分红相关公告,涉及分红金额合计2.35万亿元。

    上市公司的分红一直是投资者关注的重点。2024年,政策的不断推进、市场发展环境的逐渐改善以及公司治理的日益成熟,共同促使A股上市公司回报股东意识和能力显著提升。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14日,年内已有3966家上市公司发布现金分红相关公告,同比增长12.07%。

    >>>从三方面发力解好现金分红这道题

低空经济“展翅翱翔”

    2024年被誉为“低空经济元年”和“5G-A商用元年”。这一年,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常州等多个城市宣布打造低空经济生态圈。

    从飞行器制造到基础设施建设,低空经济全产业链展现出迅猛发展势头。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预估,到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1.5万亿元,到2035年有望达到3.5万亿元。

    >>>低空经济如何行稳致远

政策护航创新药发展

    近年来,我国持续鼓励支持创新药物研发,为创新药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生长土壤,行业发展驶入快车道。

    据《医药工业“十四五”期间产业升级突出进展和产业技术未来发展重点领域》报告,“十四五”以来,我国国产创新药“量”“质”齐升,共有113个国产创新药获批上市,是“十三五”期间获批新药数量的2.8倍,市场规模达1000亿元。

    >>>创新药勇者进击的时代加速到来

三“稳”改革见成效

    2024年,“稳”字贯穿资本市场全年,从年初《政府工作报告》的“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到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稳住楼市股市”,“稳”既是今年资本市场的关键词,也将是明年资本市场的主旋律。

    今年以来,以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为引领,推动形成“1+N”政策体系,在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加强投资者保护、强化监管、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等方面持续发力,资本市场生态持续优化。

AI生态 前景可期

    2024年,大模型行业充满变革与挑战。从“文生文”到“文生视频”,从单模态到多模态融合,技术不断突破界限,为各行各业带来深远影响。在这场AI(人工智能)席卷全球的浪潮中,我国正迈上AI赋能千行万业之路。

    2024年3月份,“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明确,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培育未来产业。

    >>>AI行稳致远需三力齐发

资本市场“磁吸力”不断增强

    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推进,今年在制度型开放和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务实高效的政策措施。这些举措不仅进一步增强我国资本市场“磁吸力”,加速外资“引进来”,在促进境内企业与金融机构“走出去”方面也成效显著。

    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是顺应全球经济一体化、资本流动日益频繁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关键选择。

人形机器人未来可期

    2024年,人形机器人产业风起云涌。政策接连出台,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特斯拉等巨头的加码布局,创企投融资和重大投融资事件密集发生,A股市场多只概念股股价大涨……产业大事件层出不穷,共同推动人形机器人成为了科技界一颗“耀眼的星”。

    今年初,工信部、科技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做强未来高端装备。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加快实施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突破人形机器人、量子计算机、超高速列车、下一代大飞机、绿色智能船舶、无人船艇等高端装备产品。

    >>>人形机器人产业不能仅满足于概念的狂欢

货币政策助力资本市场向好

    2024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我国稳健的货币政策展现出灵活适度、精准有效的特点,逆周期调节力度显著增强,给市场注入了坚定的信心与蓬勃的活力,更为经济回升向好创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12月份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定调我国明年将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释放出进一步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控力度的积极信号,对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 提质增效

    2024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加力、提质增效。发行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供需两侧发力,一系列增量、存量政策落地见效,有力保障了国家重大战略任务的落实,促进了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

    近日召开的全国财政工作会议指出,2025年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打好政策“组合拳”。

资本市场 向“新”聚力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资本市场作为链接资本与科技、产业的关键枢纽,在服务新质生产力方面,大有可为。

    近年来,资本市场稳步纵深推进多维度改革,已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融资端,从科创板、创业板,到北交所,再到新三板、区域股权市场,多层次资本市场不断提升包容性,使更多拥有核心技术和良好发展前景的企业能够更加畅通地获得融资。在投资端,监管层持续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等措施降低了投资成本,也增强了资本市场稳定性。

以旧换新 拉动内需

    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高质量发展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既利当前、又利长远,既利企业、更惠民生。

    今年以来,随着政策体系日益完善,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两新”政策,在推动工业企业设备更新提速的同时,也不断为消费市场注入新活力,成为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重要发力点。

    日前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把“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摆在首位。

稳楼市 房企迎曙光

    2024年,从宏观政策释放强烈信号,到市场去库存提速,再到企业风险化解方案逐步落地,房地产行业呈现出止跌回稳势头。

    这一年,政策应出尽出,首付比例降至历史最低水平,房贷利率调整至历史低位,住房交易环节税费优惠力度持续加大。与此同时,“白名单”项目贷款审批通过金额近4万亿元,保障房“以购代建”、收回存量土地等创新性政策迈出重要一步,开发商得以调整存货结构“腾笼换鸟”,努力完成保交付任务,加快债务重组,重回经营正轨。

    >>>2025年稳楼市要谱好“三部曲”

汽车产业新华章

    在中国汽车发展史上,2024年有太多高光时刻值得被铭记:7月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首次突破50%大关,提前实现了国家既定目标;11月14日,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量首次突破年度1000万辆,成为全球首个新能源汽车年度产量达到1000万辆的国家。

    一系列耀眼成绩背后,“竞”“智”“新”三大高频词贯穿汽车行业全年发展。面对2025年,在竞争发展与结构调整并重的新格局下,如何在健康的市场竞争中实现高质量发展?

    >>>在中国式现代化征程中书写汽车产业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