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吴晓璐
8月8日,为引导上市公司树立回报投资者的理念,增强分红意识,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以下简称“中上协”)结合现金分红规则要求,编制发布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
自2020年以来,中上协已经连续多年发布现金分红榜单。“现金分红榜单通过多维度、长周期机制引导市场建立可持续分红文化。”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韩乾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榜单以3年至5年数据为基础,强调真实、稳定的股东回报。此举与新“国九条”政策形成协同效应,不仅为投资者筛选出现金流充沛的优质标的,更推动市场从融资导向转向投资回报导向,增强A股对长期资金的吸引力。
增强分红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025年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榜单以现金分红客观数据为基础,综合考量多维因素,最终形成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榜单、近五年股利支付率榜单、近三年股息率榜单,每个榜单100家公司。
业内人士表示,与一般榜单不同的是,中上协的分红榜单更注重对公司3年至5年分红情况的评价,中长期评价有助于引导上市公司增强分红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也有助于企业在一定期限内更合理安排分红。榜单既关注分红的绝对额,也关注投资者关心的股利支付率和股息率,让愿意与投资者分享成长红利的中小企业也有上榜机会。
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教授郑志刚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上协推出的榜单,从不同维度客观评价了上市公司实际发放的股利,关注股利发放的持续性和稳定性,每个榜单100家企业,相较于A股公司总数来看体量并不大,对重视红利投资的投资者具有一定指引作用。
从这三个榜单来看,近三年现金分红总额榜单中的公司较为稳定,与去年的上榜公司相比,100家公司中只更新了中国电信、宁德时代等14家公司,这14家公司2024年度现金分红金额(含回购)在24.3亿元至265.8亿元之间。
近三年股息率榜单中,公司近三年平均股息率为6.73%,与去年的榜单相比,好想你等26家公司新晋榜单,其中,好想你、渤海轮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股息率超过10%。
近五年股利支付率榜单变动最大,与去年相比,包括网宿科技等40家公司新晋榜单,这40家公司去年股利支付率从30%到99%不等。今年股利支付率榜单公司近五年平均股利支付率为49%。
据中上协介绍,2024年度连续分红公司的数量和占比,较去年同期均有所上升。在4445家上市满三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2447家近三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12%;在3569家上市满五年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中,1681家近五年连续现金分红,数量较2023年度增长6%,其中210家近五年分红连续增长。
韩乾表示,长期连续分红企业通常具备三大共性,一是盈利与经营性现金流双稳,例如公用事业和必需消费行业企业因资本开支需求低,自由现金流转化率高;二是治理结构优化,国企因政策约束更倾向稳定分红,而民企则通过高分红强化股东信任;三是机构持仓比例较高,反映专业资本对其可持续性的认可。与此同时,投资者需警惕“股息陷阱”,如周期股在景气高点突击派发异常高股息,应结合负债率、现金流覆盖率等指标验证可持续性,同时利用红利再投资获取复利收益。
中期分红呈现三大趋势
在监管部门引导下,中期分红、一年多次分红蔚然成风。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纷纷披露中期分红计划,回报投资者。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截至8月10日,今年以来,累计370家上市公司披露中期分红(含中报和一季报分红)安排。
上述370家公司中,有55家披露现金分红预案,拟分红金额合计791.93亿元。其中,既有药明康德、海大集团、常熟银行等多家公司首次中期分红,也有东鹏饮料等多次中期分红的公司。其中,10家公司中期分红金额在10亿元以上,中国移动拟中期分红541.99亿元,金额最高。
韩乾表示,在新“国九条”要求强化分红稳定性等政策和企业盈利周期转变的双重作用下,中期分红呈现规模扩张、主体多元、频次提升三大趋势。今年中期分红实施数量和规模有望突破;分红主体从传统高现金流行业向科技企业扩散;多轨分红模式(年报+季报+半年报)渐成常态,推动险资等长期资金持仓周期延长。
“去年以来,监管部门鼓励上市公司中期分红,是回报投资者、提高投资者获得感的重要方式。”郑志刚表示,同时,一年多次分红、长期稳定分红也说明企业的现金流是稳定的,经营状况也是稳定的,向投资者传递了积极信号,也是体现上市公司投资价值的一种方式。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加入中期分红队伍,说明中期分红已经成为市值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未来会有更多的企业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