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吴澍
7月2日,据证监会官网消息,南方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富国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嘉实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和景顺长城基金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头部基金公司上报的科创债ETF产品正式获批,成为率先落地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以下简称“深市”)首批科创债ETF产品。
据了解,深市首批申报的科创债ETF中,3只产品紧密跟踪中证AAA科技创新公司债指数,另1只则锚定深AAA科创债指数。可见,产品凭借“广覆盖+精聚焦”的指数配置策略,既实现了对全市场高等级科创债的全景扫描,又强化了对深市特色科创资产的精准捕捉。
深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科创债ETF获批,既是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产品体系的新突破,亦为投资者开辟了配置“硬科技”债市的新通道。深交所将以此为契机,完善各类资金愿意来、留得住的市场机制,引导更多资金向“新”集聚,不断提升投资者获得感,以更大力度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
进一步完善产品生态
作为科创债的重要投资载体,科创债ETF通过指数化投资方式,将分散的科创债资产进行集中配置,既能为投资者提供便捷参与科创企业债券投资的标准化工具,又能通过规模效应优化流动性管理,进一步完善科创债市场的产品生态。
为此,监管频频表态加快科创债ETF产品布局:1月份,中国证监会印发的《促进资本市场指数化投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稳步拓展债券ETF”;5月份,债券市场“科技板”正式推出,明确发行主体和完善债券市场法制,进一步丰富了科创债市场的广度和深度;6月份,陆家嘴论坛期间,证监会主席吴清表示正“加快推出科创债ETF”。
“科创债ETF具有T+0交易、低成本、分散化投资以及透明度高等优势,工具性、功能性更强,能更高效地满足投资者的配置和交易需求,一定程度上具备跨周期特征,投资价值较为突出。”南方基金表示,科创债ETF的发行为投资者参与场内科创债投资提供了更加透明和高效的方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更为重要的是,从市场生态看,科创债ETF的规模化发展能有效激活科创债二级市场流动性,缓解中小科创企业债券的“定价难、交易难”问题,为一级市场发行提供更稳定的估值锚。而对投资者而言,其兼具的收益性与跨周期配置价值,使其成为资产组合中平衡科技创新赛道风险的重要工具。
正如富国基金表示,科创债ETF的投资标的主要是科技创新企业发行的债券,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成长性和发展潜力。通过发行科创债ETF,可以进一步丰富债券市场投资工具,引导长期资金进入科创债市场,实现长期资金与科创企业的有效对接,为科创企业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此外,科创债ETF的交易机制允许各类投资者在二级市场进行实时交易,后续配合质押等机制,能够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参与科创债市场,从而提升科创债市场流动性。
更好服务国家战略
在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核心驱动力,新质生产力加速重塑经济格局的当下,深市首批科创债ETF的上市,不仅是金融产品创新的里程碑,更是资本市场深度服务实体经济、助力科技创新的关键一步。
通过科创债ETF,资金得以实现对科技创新领域的精准滴灌——其聚合效应可引导社会资本跨越传统投资壁垒,以标准化工具为桥梁注入科创企业的债券融资链条。这种机制不仅强化了金融资源与科技产业的对接效率,还通过指数化投资的规则化运作,降低了科创债投资的个体风险暴露,形成“资本-科技-产业”的良性循环。
正如嘉实基金表示,科创债ETF的推出,对于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丰富债券市场投资工具、提升科创债市场流动性、促进科技创新的“债股联动”具有重要意义。科创债ETF有助于引导社会资金流向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高端制造等前沿科技领域,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景顺长城基金则表示,科创债ETF景顺长城跟踪深证AAA科创债指数,该指数精选深交所上市的AAA评级科技创新公司债,主体以央企、国企及优质科技民企为主,具备“较高收益、较低波动”的特征。科创债ETF能够为科技领域提供低成本的融资,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有望吸引更多专业机构参与深市ETF市场。
展望未来,随着更多科创债ETF产品的发行与迭代,其或将成为金融市场践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抓手。一方面,通过引导资金支持国产替代、绿色低碳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助力我国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另一方面,凭借其透明化、标准化的投资特性,科创债ETF有望吸引海外资金配置,提升我国科创资产的国际影响力,推动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债券市场中的权重提升,以金融创新之力更好服务国家战略,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编辑 贺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