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田鹏
9月19日,据深交所消息,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工具,ETF对稳定市场具有重要作用,在股市震荡行情中,ETF凭借持仓透明、风格清晰等优势,份额逆势增长,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市场稳定器与压舱石功能,有助于促进基础资产市场稳健发展。
为把握ETF发展脉络,对ETF市场发展、投资交易的主要特征进行梳理,深圳证券交易所(以下简称“深交所”)基金管理部发布《ETF市场发展白皮书(2023年6月)》(以下简称《白皮书》),供行业参考。
据悉,此次发布的《白皮书》由深交所基金部联合华夏基金、南方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招商基金、平安基金共同编制,包括ETF市场整体发展特征、各类型ETF发展情况、ETF市场发展展望等三大部分。
《白皮书》显示,截至2023年6月底,深沪两市ETF(除货币基金)产品数量为779只,较2022年末增加45只,资产规模达15585亿元,较2022年末增长2195亿元,产品数量资产规模均再创新高。
针对各类ETF发展情况,《白皮书》显示,目前我国ETF发展主要呈下六大特点:一是宽基ETF布局趋于完善,创业板ETF规模增长比例最高;二是行业主题ETF持续快速增长,科技主题ETF规模上升幅度最大;三是震荡下行市场下,红利ETF成为最受欢迎的策略ETF产品;四是跨境ETF产品偏好集中在科技领域,新发产品以港股ETF为主;五是债券ETF规模稳中有升,短融ETF规模大幅增长;六是商品ETF规模企稳回升,黄金ETF规模小幅增长。
谈及对ETF市场的展望,《白皮书》显示,随着我国经济步入转型期,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新兴行业主题不断涌现,新的投资机会与投资产品亟待挖掘。而随着境内ETF市场快速发展,投资者对ETF工具性需求逐渐增加,产品指数需求与日俱增。在ETF产品供给方面,需要在上游使用产品思维重新定义宽基、行业和主题指数研发,围绕国家战略方向、行业周期性、行业发展速度及成长空间,结合创新的指数编制方法,构建更具投资价值的指数体系,增加指数投资吸引力。
(编辑 汪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