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2022年科创板“尖子生”发展势头强劲 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营收、净利同比增速均达44%

2023-05-04 09:35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邢萌

    作为科创板“实验田”中的“尖子生”,科创50指数成份公司(以下简称“科创50公司”)备受市场关注。目前,50家公司已全部完成2022年年报披露,除红筹企业中芯国际外,其余公司也已披露2023年一季报,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

    2022年,科创50公司承压前行,稳扎稳打筑牢优势基本盘,合计实现营业收入6106亿元、归母净利润714亿元,同比增速均达到44%,占板块整体营业收入的50%、整体净利润的63%,与2021年相比分别提升8个百分点和12个百分点,继续发挥板块增长的“火车头”作用。

    “科创50公司2022年业绩表现出色,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同比增速强劲。这些公司具有高市场影响力和成长潜力,在科创板的业绩增长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是解决我国‘卡脖子’关键技术的中坚力量,这也印证了科技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广阔前景。”中国银河研究院策略分析师、团队负责人杨超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三年来业绩持续高增长

    科创50指数表现亮眼

    亮眼业绩的背后,科创50公司苦练“内功”,持续提升盈利质量为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科创50公司中,44家公司营业收入实现增长,7家公司营业收入翻番;45家公司实现盈利,暂未盈利的5家公司均为上市时未盈利公司,36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翻番。

    近3年来,科创50公司整体营业收入、归母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分别达37%、63%。扣除偶发性和特殊类损益后,科创50公司合计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25亿元,同比增长69%,企业经营成果增长显著;同时,科创50公司2022年度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合计流入876亿元,同比增加55%,平均资产负债率由2021年的35%下降3个百分点至32%,科创50公司业绩韧性与抗风险能力得到提升。

    2023年一季度,科创50公司开局良好,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51亿元,同比增长13%;10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50%。科创50公司中,4家上市时未盈利企业已实现扣非前后归母净利润均为正,成功摘“U”。

    杨超分析称,科创50公司多处于复苏强劲的行业,政策催化促使新产能逐渐释放,需求拉动供给攀升,为公司的业绩提供了支撑。同时,科技创新的内生动力推动了其业绩迸发。

    从二级市场表现看,2023年年初以来,科创50指数稳中有升,累计涨幅13%,领先各主要指数。经过仅2年多的发展,科创50ETF已迅速成长为A股第四大宽基指数ETF。科创50公司也获得基金等专业机构投资者青睐,根据2022年年报,合计约1.6万家次基金持有科创50成份股,持股数量占流通股的平均比例达28%,其中20只成份股基金持股比例超过30%。

    坚守“硬科技”定位

    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

    科创板坚守“硬科技”定位,始终以助力科技自立自强为己任,激发培育科创板公司内生创新驱动力。

    从行业分布来看,科创50公司集中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其中集成电路产业链相关企业18家,光伏领域企业6家,动力电池领域企业5家,形成了科创板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的代表。高强度的研发投入是科创板公司创新的重要保障。2022年度,科创50公司合计研发投入达513亿元,同比增长37%,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的平均数达21%,同比提升4个百分点。

    科创板多元包容的上市条件与研发驱动的导向也鼓励公司以长远的眼光看待盈利压力,研发投入方面“放开手脚”。作为国内基带芯片领军者的翱捷科技,连续两年投入金额均超10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超过45%,亏损金额大幅收窄,公司发展后劲十足。

    高水平的科研人才是科创板公司宝贵的资源之一,科创50公司研发人员数量合计5.27万人,平均研发人员占比达33%。如澜起科技作为全球三家主要内存接口芯片厂商之一,研发人员占比达73%。

    此外,科创板积极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再融资为持续扩产、创新研发募集资金。23家次公司已发布过再融资方案,合计拟募集资金959亿元,其中20家次公司再融资申请已注册生效。

    海外收入增势喜人

    国际影响力提升

    科创50公司以成熟产品积极融入国际供应链,输出中国产业实力,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2022年度,科创50公司合计实现海外业务收入1511亿元,同比增长15%,海外业务收入占比平均达30%,其中11家公司海外收入占比超过50%。

    科创50公司产品组团“走出去”的同时,也引来国际投资者纷纷将更多关注转向科创板市场,加速将科创50指数成份股纳入“投资篮子”。目前,已有214只科创板股票进入沪股通标的,其中科创50成份股41只;已有67只科创板股票被纳入明晟(MSCI)、富时罗素、标普核心指数体系,其中科创50成份股26只,占比近四成,其中20家同时纳入三大指数。

    自科创50指数ETF产品发布以来,美国、日本、英国等地境外交易所发布科创50指数ETF产品,据统计,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已有超过10只科创50指数ETF产品在境外多地上市,合计规模约为25亿元,为海外投资者开辟了投资科创板的新通道。另外,科创50公司通过境外发行GDR的方式主动走进国际投资者视野,打通国际国内双重融资渠道。

(编辑 乔川川)

-证券日报网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