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颖
见习记者 刘慧
2022年12月1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构建数据基础制度更好发挥数据要素作用的意见》(下称《意见》),从数据产权、流通交易、收益分配、安全治理四个方面搭建我国数据基础制度体系,并提出20条政策举措。
“《意见》相比于过去的数据基础制度更加具体和完善,针对一些难点、痛点给出了可行性方案。”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
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意见》的发布,意味着顶层设计已经搭建,更关键的是继续关注在数据确权、数据交易和数据安全等方面如何具体实施和落实。
盘和林认为《意见》在诸多方面有着创造性的亮点,在数据产权方面,提出了“产权结构性分置制度”,根据数据来源和生成特征来分别界定参与各方的合法权利。在流通交易方面,提出了“完善规范数据流通规则,构建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制度体系”,其亮点一是通过制定标准的方式来推进数据流通和交易,以此来实现规范化;二是提出了场内场外相结合的交易方式,尤其是场外交易,由于数据交易存在复杂性、多样性,场外交易是必不可少的。在收益分配方面,确立了收益分配总原则,谁投入、谁贡献、谁受益,让收益分配有据可依。在安全治理方面,创造性提出“推行面向数据商及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的数据流通交易声明和承诺制”,落实了数据各方的数据安全责任。
实际上,数据要素受关注度越来越高,相关政策频出。除了此次发布的《意见》,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12月9日财政部办公厅发布《企业数据资源相关会计处理暂行规定(征求意见稿)》。
11月25日,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上海数据交易所共同编写的《中国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宏观层面上,数据要素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日益增强。2020年后新基建等促进数据要素发展的措施逐渐增多,因而促使数据要素对GDP贡献度仍呈现上升趋势,表明数据要素正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2021年,数据要素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为14.7%。
从行业层面来看,国盛证券研报指出,数据要素可显著提升行业产值,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对数据要素最为敏感,其数据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在2021年达到了3.044,意味着当所有其他投入要素保持不变时,数据要素投入每增加1%时,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产出会增加超3%。
从微观角度看,在数据要素涉及的多个细分领域中,数据中心概念公司的总资产收益率(ROA)处于相对高的水平,63家公司ROA超过A股上市公司平均值的3.85%。从12月份以来市场表现上看,数据中心和数据确权概念表现相对强势,人民网、卓朗科技、云赛智联、佳力图涨幅超过20%,佳华科技、吉宏股份、山大地纬、铜牛信息等涨幅超10%。
对此,盘和林表示推动数据要素流通的当务之急是推进数据确权的细化,有产权,才能放心交易,这是数据交易流通的根本。因此,数据确权在数据要素各细分领域中较多的受到关注。
长城证券指出,持续看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及数字经济相关环节投资机会。首先,数据要素市场化发展过程中所涉及的数据权利、数据登记、数据定价(收益分配)、数据交易、数据监管(安全合规)等数据闭环体系;其次,数据基础设施方面,通信硬件设施将是数字经济发展最先受益的环节,包括运营商为主的技术设施底座、承载算力的IDC、服务器、“东数西算”带来的骨干网建设需求等各个产业链环节;最后,关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未来应用的高算力运算需求将增大。
财通证券指出,数据的加速流通将直接催生网络信息安全中最紧迫的数据安全相关需求。未来,跨境业务开展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安全相关的安全保护需求也有望为行业带来增量。
表:数据中心板块ROA超6%公司一览

制表:刘慧
(编辑 才山丹 策划 赵子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