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证券要闻 > 正文

沪深两市核心指数样本股调整 经济转型升级表征能力增强

2022-11-30 10:27  来源:证券日报网 

    本报记者 谢若琳

    见习记者 毛艺融

    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中证指数有限公司、深圳证券交易所及其全资子公司深圳证券信息有限公司分别于11月25日和11月28日发布公告,对核心指数样本股进行调整。

    总的来看,此次指数调整,上交所相关指数样本股合计更换66只,硬科技属性增强;深交所相关指数样本股合计更换41只,战略新兴产业样本股比重稳步上升,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刻画表征能力进一步增强。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专家表示,指数调整是基于过去样本股的市场表现以及适应经济转型升级的需要。指数的升级和更迭,会更好地体现当下经济的发展方向,与产业政策、资本市场形成良好生态循环,预计未来境内指数化投资会被更多投资者认同。

    指数样本股调整

    助力经济转型升级

    上证50指数调入天合光能等5家公司,上证380指数更换38只样本,新调入浙江新能等11只科创板样本、科创50指数调入了联影医疗等5家硬科技公司,上证180指数新调入亨通光电等18家公司。调整后,上证50、上证180、上证380、科创50指数中,国家重点支持的制造业和新能源行业样本增多,指数代表性进一步提升、硬科技属性增强。

    调整后,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深证10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样本股权重分别为67%、90%、73%。深市核心指数样本股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成长、高创新”企业的比重稳中有升,对经济转型升级的刻画表征能力进一步增强。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胡聪慧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指数调整实际上是对过去一段时间样本股市场表现的确认。预计在指数调整后,相关机构投资者会相应地增加调入股票的持仓、降低调出股票的持仓,因此,会对调入(出)股票的价格产生正(负)面影响。

    “对指数而言,由于调整幅度不大,短期影响不大,但中长期可能会有更多资金追踪权重上升的行业。”中原证券宏观策略分析师周建华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对于调入标的而言,短期看,被动投资资金会增加相关标的的配置,中长期则取决于企业的发展状况和盈利增长能力。

    国泰君安证券首席投资顾问何力认为,基于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为主的硬科技行业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高景气度,催生了一批公司快速成长上市,估值高且交易活跃,进而被选入指数成份股里替代那些市值规模萎缩、成交不够活跃的个股。一般而言,一个时间周期内调入标的的成交量,相对过往会有所放大,股价会表现得会更积极一些。

    “指数调整后,调入标的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资金和市场关注,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会提升这些公司的市场估值。”胡聪慧表示。

    提升投资者意愿

    指数化投资前景可观

    在日前举行的第十六届指数与指数化投资论坛上,多位与会人士就指数化投资表态。综合各方观点来看,境内指数化投资未来发展空间广阔。

    那么,如何看境内的指数化投资?其发展趋势如何?多位接受采访的人士给出了答案。

    周建华认为,我国指数化产品正在逐渐丰富,但还存在规模小、品种少,缺乏反向指数基金等问题。因此,一方面要大力发展指数化基金,另一方面要避免同质化竞争。

    “预计未来以ETF基金为代表的指数化投资产品,稳定性强、费率低,是未来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配置方向。”周建华说。

    “指数投资在成熟市场占比较高,主要是由于在机构主导的市场中,主动型基金获取超额收益的空间非常有限,很多主动型基金扣费之后表现不如指数基金。”胡聪慧表示,从A股市场来看,过去十多年中,主动型基金的平均表现好于指数投资。但随着未来市场中机构投资者占比的上升,主动型基金超额收益的空间会越来越少,指数化投资的吸引力会越来越明显。

    此外,指数投资也不完全是被动的,如价值指数、低波动指数、动量指数等风格指数能低成本地实现指数化的“主动”投资,这种指数投资理念在量化管理的基金中有着非常广泛地应用,前景可观。

    何力表示,指数的升级和更迭能够直观地体现当下的经济发展方向,只有形成一种良性的生态循环,才能让投资者更好地享受到经济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红利。指数化投资在未来会越来越重要,也会被更多的投资者所认同。

    他同时提出,建议交易所进一步丰富各类型的指数,优化指数的编制以及样本股调整机制,适配相关金融衍生品,为机构和专业投资者提供风险管理的工具,进一步提升投资者投资指数的意愿。

(编辑 白宝玉)

-证券日报网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