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见习记者 孟珂
今年以来,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中国沪、深两市出现反复调整波动,与此同时,A股市场的估值风险基本上得到了压制。日前,中国社科院上市公司研究中心《中国上市公司蓝皮书:中国上市公司发展报告(2018)》发布最新表态分析,目前上市公司业绩增长与经济增长呈现分化趋势,A股估值已降至历史较低水平,上市公司运营保持稳定,价值投资浮现。
报告分析指出,不同类型公司业绩与GDP的走势在不断分化。从主要指数每股收益增长与GDP增长率的对比情况看,2017年上市公司业绩与GDP同步上升突出表现在沪深300上,而创业板则走低,2018年第一季度,创业板业绩恢复高速增长,中小板业绩保持增长平稳。
对此,招商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股票市场持续调整,但是今年以来股票型ETF却是持续增加的,股票性ETF从2018年1月下旬的700多亿至2018年8月16日,继续呈现单边增加的态势,增加至1200亿份。股票ETF逆势遭遇大幅增加,预示着在市场情绪平复后,有可能为未来A股的长期牛市奠定基础。
海通证券策略分析师荀玉根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1990年以来A股经历了五轮牛熊周期,目前全部A股PE(市盈率)14.8倍处于历史底部区域。从PE/PB(市盈率/市净率)看,A股目前估值已与前几次市场底部相似,目前正是进行长期配置的较好时机。
值得关注的是,在内地资金缺乏参与热情的同时,外资却不断加速进入A股。张夏表示,4月至8月外资金净流入平均每月近350亿元,且今年以来陆股通净流入资金2141亿元。
对此,钜阵资本高级策略分析师郭伟文表示,海外资金加速流入A股市场一个重要的原因是A股市场的国际化取得了实质性进展。同时,随着A股市场近年来的调整,其投资价值也越来越突出,对海外资金的投资吸引力明显增强。
张夏认为,短期来看,市场人气已经有所回暖,长期来看,A股市场估值已经到了历史低位,只要市场对于企业盈利和宏观经济没有太过悲观的预期,这个点位性价比已经相当高,当然这还取决于经济托底政策的力度,例如是否会有实质性企业减税政策出台,以及扩大内需相关政策传导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