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
下载客户端

您所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股票频道 > 板块聚焦 > 正文

【随笔】寻找周期:银行股十年回忆录

2018-01-24 16:36  来源:华尔街见闻

    王剑

    国信证券银行业首席大表哥

    银行股是典型的周期股,周期股的核心逻辑永远是周期,外加各种短期扰动。然而,最大的难点就在于识别周期,我们身在庐山之中,不知其真面目,判断经济周期是最困难的任务。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回头看时才知道,原来曾身处于周期的什么阶段。

    这10年,我们与其说是在预测股价,还不如说是在寻找周期。当然,以下的几个阶段的划分较为大致,并不一定有很强的逻辑性。

    黄金岁月:2006-2007

    2006年7月,我从学校领了硕士毕业证,回到南方,在上海谋了份差事,从此成为一名金融民工。口袋里还有点小钱,就拿去炒股了。

    我买的第一只股票,是招商银行。当时它不停地涨,初出茅庐的我也不知道它为何涨,因为当时我不学无术,还没意识中国正在经历一轮强劲的经济增长。

    2004年,我国一方面加入了WTO,外需空间迅速打开;另一方面,此前刚好也经历了一轮去产能,过剩产能有所控制。新一轮经济增长就这样被拉开了帷幕,甚至有些令人猝不及防。当时,我翻阅着大行的银行股研究报告,行业逻辑简单明了,就是因为亮眼的宏观经济,银行业正在享受着经济腾飞的成果。原先因为流动性过剩而被质疑的银行业,转身开始起飞。

    最后,招商银行一度被炒至12倍PB,2007年央行连续加息也没能阻止股票的飞仙……知名券商的报告毅然地给出观点:既然我国经济处于高速增长期,那么我国的银行股自然也是成长股,应该按成长股估值。

    当然,我早已卖完了它,因为那估值完全已超出我的知识结构所能理解的范围了。

    这一轮所谓的高速增长期在2017年10月的美国次贷危机中终结,外需走弱,使我国经济也受到拖累。银行股和大盘一起开始漫漫阴跌。

    而且,它们是成长股的传说,也慢慢被淡忘于江湖。

-证券日报网
  • 24小时排行 一周排行
  • 深度策划

多地密集走访调研上市公司

通过调研认真解决上市公司发展中面临的具体困难和问题,加大对优质上市公司……[详情]

版权所有证券日报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10120180014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81903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567号京ICP备17054264号

证券日报网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仔细阅读法律申明,风险自负。

证券日报社电话:010-83251700网站电话:010-83251800

网站传真:010-83251801电子邮件:xmtzx@zqrb.net

证券日报APP

扫一扫,即可下载

官方微信

扫一扫,加关注

官方微博

扫一扫,加关注